第277章 徐州戰火將起!
順心平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徐州戰火將起!,三國:袁紹是我哥,我來一統天下!,順心平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陶謙原本最開始聽到民間傳開的曹嵩被殺的訊息,他還不信的。
可是現在這幾個士兵的招認,這讓陶謙幾乎昏厥,他不信也不行了。
陶謙先是令人挖出曹嵩等人的屍體,運到郯縣來。
與此同時,陶謙也召集了徐州眾文武前來議事,將曹嵩之死娓娓道來,問道:“諸位,現在情況就是這麼一個情況,你們來說我們看,我們應該怎麼辦?”
郯縣的大街小巷都在傳曹嵩的這件事,眾人早就有所耳聞,但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畢竟當初可是派了一支五百人的兵馬護送曹嵩。
現在曹嵩之死已經被陶謙證實了,眾人還是大吃一驚,相互竊竊私語起來。
少許,人群之中的陳珪緩緩出列,沉聲說道:“那一日,曹太公出城之時,馬車的車輪無故斷裂,想必上天早有預示,只是我們當時沒有及時察覺。”
陶謙也是長嘆一口氣,蒼老的臉龐掛滿了擔憂之色,語氣沉重地說道:“雖然曹太公的死不是我們所為,但畢竟是我們護送不力。老夫是擔心曹操不會善罷甘休,會將他父親的死算在我們身上。”
陶謙此刻左一個“我們”,右一個“我們”,這讓眾人聽得心中也頗為擔憂起來。
此刻已經是徐州別駕的糜竺進言道:“使君,為今之計,我們只能先將曹嵩等一眾遺體整理好衣冠,火速派人送往兗州,並向曹操言明此事的前因後果。”
但陳珪之子陳登卻有所憂慮地說道:“曹操此人曾被許子將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登擔心曹操不會就這麼算了,反而會趁此機會以報父仇為名,攻打徐州。”
陶謙聽了陳登的話,頓時捶胸頓足,懊悔地說道:“早知如此,當初就要派一支丹陽精兵前去保護曹嵩一家人了。”
“唉!”
陶謙自己就是丹陽郡人,他手中有一支丹陽精兵。
丹陽,此地精兵輩出而聞名。
也正是憑藉著手中的丹陽精兵,陶謙這才能坐穩著徐州。
陳登見陶謙的樣子,便勸道:“使君,現在多想也已經無益了。”
“登認為,我們現在應該要做兩手準備,一邊派人送曹嵩一家人遺體給曹操;另一邊讓徐州的將士們開始整軍備戰,以防不測。”
陳珪、糜竺、曹豹等一眾徐州文武紛紛贊同陳登的話,異口同聲道:“還望使君早作準備!”
陶謙只能無奈地點了點頭,表示就按陳登說得辦。
這件事算是解決了一半,陶謙突然又怒髮衝冠地問道:“到底是誰要陷我如此不義!老夫要是抓住了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一定要將他挫骨揚灰!以洩老夫心頭之恨!”
面對陶謙提出的這個新問題,眾人一時間開始議論紛紛,七嘴八舌地分析了起來。
這到底會是誰讓人乾的?
從士兵口中可以得知,那一支夜襲曹嵩等人的黑衣人明顯訓練有素,目標也非常明確,他們不貪財,就是衝著曹嵩一行人來的,所以黑衣人並沒有將徐州士兵趕盡殺絕。
從殺曹嵩的過程,再到後面的散佈訊息,這就是一場有預謀有準備的精心暗殺活動。
經過眾人一番討論之下,最終還真的得出一個最有嫌疑的人:現在佔據關中的董卓。
首先,曹操曾經暗殺過董卓,雖然沒有成功,但也足以讓董卓十分記恨曹操,欲除之而後快。
其次,曹操又是討董聯盟的發起者,並且成功地將董卓從洛陽趕到了長安,這下讓“記恨”轉變成了“仇視”,兩人變得不死不休了。
從而董卓派人殺害曹操的父親曹嵩,也是有一定的理由的,完全可以說得過去的。
而且董卓他也的確有這個實力,派人潛入徐州刺殺曹嵩。
於是陶謙派人散佈謠言說是董卓暗中派人殺了曹嵩,想要嫁禍給陶謙,挑起曹操和陶謙的戰爭。
同時陶謙也派兵四處抓拿負責護送曹嵩的偏將以及隨同計程車兵,要將他們軍法處置!
……
兗州
曹操得知了曹嵩、曹德等一眾親戚死在徐州的訊息,先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瞪大雙眼,失神在原地。
突然間,曹操只覺得兩眼一黑,雙腿也一軟,毫無徵兆地直接癱倒在了原地。
眾文臣武將急忙上前檢視曹操的情況。
少許過後,緩過神來的曹操雙眼飽含淚水,咬牙切齒地說道:“陶謙匹夫縱兵殺害我的父親,我曹操和陶謙匹夫勢不兩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