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建議招降李傕等人
順心平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4章 建議招降李傕等人,三國:袁紹是我哥,我來一統天下!,順心平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城,皇宮,議政大殿之上
身為帝王的劉協第一次不再以小心翼翼的步伐走上大殿,第一次不抱著畏懼的心態坐上了龍椅,第一次意氣風發地抬起頭,坦然地接受百官公卿們的朝拜。
此刻的劉協傲視著大殿之上的每個人,他終於知道為什麼這個位置那麼多人想坐。
佇列之中,皇甫嵩走了出來,朗聲彙報道:“啟稟陛下,天佑大漢,國賊董卓及其在長安城中的餘黨李儒、董璜等人已經被盡數伏誅;而在郿塢裡的董卓家眷也已經被臣逐一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隨即皇甫嵩又遞上了一份奏摺。
奏摺裡面是記錄皇甫嵩從郿塢裡繳獲的董卓搜刮的糧草、金銀珠寶等錢糧財寶。
而此刻楊彪、黃琬等人參與密謀誅殺董卓的大臣,也是滿面春風,得意揚揚望著身邊的同僚們。
劉協接著皇甫嵩遞上來的奏摺,只是稍微瞄了幾眼就放了下來。
劉協對著楊彪、黃琬、皇甫嵩等人一一褒獎,對他們能夠誅殺董卓感到十分高興。
但是朝會從開始到了現在,沒有一個人提到荊州的袁敘。
在大殿上的眾人,包括和袁敘書信往來密切的幾個朝廷重臣也對袁敘的功勞一字不提,彷彿袁敘從來都沒有參與這件事情一樣。
或許是他們還沉浸在誅殺董卓的喜悅之中,把袁敘這個關鍵人物給忘了;而且至始至終袁敘也沒有派人到殿上來邀功,所以沒有人記得還有這麼一個功臣。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次誅殺董卓,袁敘絕對算得上第一功臣。
首先是袁敘聯合田豐、張揚和白波軍一起進攻關中;這才使得董卓把長安城中西涼軍主力調離到了河東郡等地。
這才讓皇甫嵩和朱儁鑽了空子,才能以洛陽兵團佔據了長安。
不然西涼主力在長安城,即使董卓死了,皇甫嵩等人也不可能鎮壓住西涼軍;反而會適得其反,說不準還會引起長安城內一場血腥的屠殺。
正在劉協論功行賞時,朱儁卻出列勸諫道:“陛下,現在還不是論功行賞的時候。現如今河東郡等人還有李傕、郭汜等為虎作倀的賊子仍然未除去,而且他們手中仍然有不下五、六萬的西涼士兵。”
“如果不加以控制,萬一李傕等人發起叛亂,長安城將再次引來一陣腥風血雨,不可不防啊!”
一聽西涼軍還有這麼多人,劉協到底還是年幼,心中瞬間就慌了神,趕忙問道:“不知道眾位愛卿有什麼辦法?”
朱儁朗聲道:“臣建議陛下下旨招降他們,免去他們的罪責,以防他們會惹出事端。”
為將者,審時度勢是很重要的。
要不是李傕等人手中西涼士兵人數眾多,朱儁才不會建議招降他們,會直接就來一手“全部誅殺”。
畢竟當年在南陽郡討伐黃巾軍的時候,袁敘那一番“拒絕投降”的言論,朱儁覺得十分在理,至今還記在心裡。
只是現在的情況跟當年不一樣了,當時漢軍勢大,黃巾勢小;現在是西涼軍勢大,朝廷勢小。
皇甫嵩沒有反對朱儁的話,只是提出另一個關鍵的問題,說道:“只是李傕他們留在長安城中的家眷,在混亂中也被殺了不少。我擔心他們不會善罷甘休。”
其實早在皇甫嵩、朱儁等人行動之前,就有考慮過董卓死後,李傕等人還領兵在外的事情。
於是皇甫嵩就下過一道命令。只要李傕等人的家眷沒有太過激的反抗,能不殺就不殺。
留著這些家眷,以後有大用處。
可是長安城中兵戈一開,大亂一起,再加上李傕等人並沒有選擇在家中束手就擒,反而是想一個勁逃出長安城,與洛陽兵團計程車兵發生了激烈地廝殺。
於是有些事情就不是那麼好控制的。
雖然洛陽兵團計程車兵們沒有把李傕他們家眷都給殺光了,但是也被殺了不少。
人都殺了,現在還能怎麼辦。
朱儁只能說道:“畢竟刀劍無眼,他們的家眷死傷是難免的。”
“只要能夠成功地招降李傕等人,如果他們願意歸順朝廷,並且交出手中的兵權,那麼他們就算心中不滿,但也能憋在心裡。”
為今之計,也只能先這樣了。
李傕等人手中還有數萬的兵馬,這可是一股不小的勢力,要是能夠收服他們,朝廷必定能夠再次興旺起來。
沒有了王允獨斷朝綱,朱儁提議後,楊彪、黃琬、皇甫嵩等人附和,隨後其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