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心平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章 孫堅想要另起爐灶,三國:袁紹是我哥,我來一統天下!,順心平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屬下的就怕主公沒有野心,甘於平庸一輩子。

既然袁紹提出想要佔據冀州的想法,作為謀士自當要為袁紹出謀劃策。

於是袁紹在謀士逢紀的建議下,收買了冀州牧韓馥的手下謀士荀諶,同時忽悠公孫瓚一起出兵攻打韓馥,瓜分冀州。

公孫瓚竟然信以為真,中了袁紹的詭計,當即起兵攻打冀州。

白馬將軍公孫瓚之名嚇到了韓馥,手下的謀士荀諶趁機勸說韓馥讓位給袁紹;

雖然冀州別駕關純、長史耿武等人百般勸說,但韓馥不知道被什麼東西迷了眼,充耳不聞。

就這樣韓馥以自己袁氏門生為由,把冀州讓給了袁紹。

袁紹一來冀州就架空了韓馥,並殺了準備行刺的關純、耿武。

趁此機會,袁紹對忠於韓馥,或者反對自己的官員,來了一遍“清洗”。

公孫瓚也不是傻子,知道了這個情況,頓時明白中計了,隨後與袁紹在大戰於磐河之邊。

早期的時候,袁紹仗著顏良、文丑的勇武,連勝好幾場,志得意滿。

但是後來劉備、關羽、張飛來馳援公孫瓚,再加上學成下山的趙雲也嶄露頭角,受到公孫瓚的提拔。

雙方打得不分勝負,僵持在原地了,誰拿誰都沒有辦法。

最後還是長安董卓跳了出來當起了“和事佬”,以劉協的名義來調和他們。

當然董卓可不是好心,一來,李儒已經看出雙方大戰數月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都想著退兵,都沒有合適的理由。

二來,袁紹和公孫瓚現在不過是小打小鬧,無論輸贏都不會傷筋動骨,董卓是想讓袁紹和公孫瓚休養生息後,再來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

因為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死了,所以袁紹和公孫瓚之間不可能和和解。

除非他們能像袁敘那樣。

而袁紹也不想打了,他初得冀州,想要先安定下來,把冀州牢牢掌握後,再圖後事。

至於公孫瓚也不想打了,因為知道再跟袁紹打下去,討不到好,想著回去之後整頓兵馬,尋找時機再次攻打袁紹。。

就這樣袁紹和公孫瓚心照不宣,一拍即合,就都得了董卓這個臺階下,雙方罷兵言和。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諸侯爭霸就從袁敘、袁術、袁紹袁家三兄弟開始。

……

這一日,打定主意的江東猛虎孫堅來求見袁術。

“堅來到使君麾下已經許久,寸功未立,堅心中真是十分愧赧。”

東漢時候,使君是對刺史、州牧的尊稱;孫堅稱呼袁術,很顯然只是以客將的身份留在袁術這裡。

袁術一時半會琢磨不透孫堅的意思,就狐疑地問道:“文臺,何出此言?”

孫堅臉色鄭重,抱拳說道:“昔日使君救我於袁敘鐵騎之下,如此大恩,堅想報恩。”

“正好前段時間,當今天下封堅為揚州牧,所以堅趁此良機為使君拿下揚州,獻於使君,以報使君昔日救命之恩。”

袁術聽完孫堅,雙眼發出一道精光直視孫堅,一股無形的壓迫感向孫堅直逼而去。

原來是想跑了。

袁術不說話,孫堅心中不知道袁術在想著什麼,也不敢說話,只是靜靜地等候袁術的下文。

一時間議事廳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過了一會兒,袁術突然放聲大笑,滿臉欣喜地說道:“什麼救命不救命之恩,術只是不想像文臺這樣的英雄豪傑無端地被誣陷而已。”

“不過文臺能為我攻伐揚州,術當然十分高興。”

聽到袁術這話,孫堅頓時鬆了一口氣,但袁術的接下來的一番話又讓孫堅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袁術雙眼閃爍著詭異的光芒,意味深長地說道:“術聽聞文臺當初把自己及其部將的家眷全部都安置在吳郡。”

“而吳郡正處揚州,倘若文臺攻打揚州,這樣是交戰起來,恐怕有人會對文臺和你部將家眷不利啊。”

“不如這樣吧,文臺你先把眾人的家眷全部遷到汝南來,這裡有我的大軍把守,絕對不會有人對文臺和你部將的家眷不利。”

“這樣文臺就沒有後顧之憂,也就可以傾盡全力地攻打揚州。”

孫堅早前暫投袁術的時候,就是怕家眷來了之後,以後想脫離袁術的時候,有了負擔,所以才寧願和他們分離,也沒有把家眷到汝南遷過來。

現在袁術讓把家眷遷來,孫堅心中是一個萬不願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始大帝

燕靈君副號

亡妻之戰

雪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