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孫策中伏
順心平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4章 孫策中伏,三國:袁紹是我哥,我來一統天下!,順心平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幽州平定之後,考慮到還有公孫瓚的殘餘實力在,袁紹留下長子袁譚留守幽州。
同時,袁紹令袁譚繼續剿滅公孫範等餘部;他自己則是自提大軍返回冀州去。
冀州,鄴城,皇宮,議政殿
劉協眼中閃爍著失望之色看著臺下絕大多數大臣在那裡附議賜封袁紹為晉王的建議。
只有少數人保持沉默,以保皇黨董承等人尷尬地站在那裡。
至於剛到冀州的劉和雖然提出反對,但是就被眾人圍攻,說劉和不懂感恩,袁紹都幫你報了殺父之仇,封個王,怎麼了?
倒是漢室宗親劉表用劉邦的白馬之盟來反對袁紹稱王。
但是許攸見招拆招,用“亂世用重典”,“特殊時期用特殊手段”來反駁劉表。
由於支援給袁紹封王的官員極多,再加上顏良等武將用肅殺的目光直直地看著劉協,最終劉協只能忍住心中忍痛,被迫同意了袁紹稱王的建議。
沒辦法,現在別人只是動動嘴,好聲好氣地跟你說稱王的事情;但是要把人逼急了,把刀拿出來再跟你說,那可就沒有現在這麼客氣了。
就這樣,袁紹成為了劉協時期第二個官方正式承認的王。
劉協官方承認的第一個王是蜀王劉璋,當然承認劉璋的王位也是有條件,讓劉璋攻打袁敘。
劉璋當然不會沒事找事,當即就以糧草不足,兵馬不濟為由,不是不打袁敘,而是暫緩出兵荊州。
至於袁敘的楚王,並沒有得到劉協官方的承認,但是同樣也沒有否認。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你的稱王方案,正在稽核中,等耐心等待”。
……
隨著袁紹大軍返回冀州,原本就緊張的天下局勢現在變得更加緊張了。
曹操、呂布、孫堅等人都想看看袁紹會怎麼對付之前向他屢屢挑釁的馮芳。
可是一切都有些出乎他們的預料,無論是袁紹,還是袁敘他們似乎都沉浸在稱王的喜悅中,都選擇按兵不動,享受著稱王給自己帶來的地位。
不過天下越是寧靜,曹操、呂布、劉備、孫堅這些小諸侯心中就越是擔心,生怕哪天爆發讓他們猝不及防的大戰。
有些戰爭往往都是出乎意料的,但又在情理之中。
天下局勢雖然暗流湧動,隨時都可能開戰,但至少現在再次沒有爆發明面上的戰爭。
這一日,孫堅的兒子孫策平時在軍營練兵,今日卻心血來潮,當即和韓當帶領了五十餘名士兵前往梁國和沛國臨近的碭山打獵,放鬆一下多日緊張的心情。
但是孫策忽略了一件事,現在的沛國屬於陶謙的勢力範圍內,而駐守沛國的人正是劉基。
劉基跟孫堅有著血海深仇,雖然劉基的父親劉繇不是孫堅親手斬殺的,但是卻是孫堅帶兵攻打劉繇,導致劉繇喪命的。
所以,當劉基來到沛國之後就時時刻刻注意著孫堅的動向,準備著隨時報仇。
這也是糜竺建議陶謙把劉基調往沛國的原因,伺機挑起陶謙和孫堅之間的戰火。
果然,孫策外出打獵的訊息很快就傳到劉基耳中。
劉基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召集太史慈、薛禮、張英、樊能等部將,並且帶上三百餘名精銳士兵,準備秘密伏殺孫策,來一個父債子償。
劉基心中盤算著:太史慈、薛禮、張英等人對上孫策、韓當兩人。
三百多名士兵對上五十餘名士兵。
無論怎麼看,有備算無備的情況下,孫策都應該是必死無疑。
但是不到最後一刻,誰又知道結果呢?
孫策等人剛到碭山附近,突然天下雷聲大作,轉眼間就下起了傾盆大雨。
這一場雨瞬間讓孫策等人心情沒有了打獵的心情,準備先找一個地方避避雨再說。
而已經埋伏的劉基等人見孫策沒有進包圍圈,只能提前發起進攻,畢竟錯過了這次機會,下次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有這個機會。
劉基等人兵分兩路,左右包抄孫策等人。
太史慈一馬當先纏住孫策,韓當等人則被薛禮、張英等帶領著三百多名士兵纏住。
劉基為了這場偷襲,可謂是準備充足,所以暗殺計劃進行得也十分順利。
首先是一陣箭如雨下,韓當由於受到大雨的干擾,一個不小心就身中了幾箭,行動反應變得遲緩,隨後就被張英、樊能兩人聯手給斬於馬下。
跟隨孫策、韓當一起來的五十餘士兵在圍攻之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