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落的黃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6章 惡名二,我以官身鎮天龍,墜落的黃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迎著眾人的目光,李清臣深深皺起了眉頭。
相比於其他人,他更是早早洞穿了蔡卞的意圖。
他久居朝堂,自然知道蔡卞此人是何等人。
之所以沒有戳穿蔡卞,也是因為王行之此番行事太過於血腥與狠辣,讓他也覺得王行之做事太過了。
若是將王行之留下來,必然會掀起更大的禍事。
他正權衡著利弊,現在該不該處置王行之。
沉思許久,李清臣終究是放棄了處置王行之,因為玄英將至,大宋與西夏之間必有一戰。
而且,此番大戰,官家更是準備拿下西夏一半的城池。
這是官家大計,任何人敢去破壞,以他對趙煦的瞭解,事後必然會被清算。
若是在之前也就罷了。
但是現在王行之的兵馬在湟水,若是把王行之給逼急了,一旦投靠西夏。
那麼倚郭的西夏兵,就需要分派兵馬去抵擋,甚至於因為王行之的原因,他們分派的兵馬,還不能少了。
因此,此番若是處理王行之,不是好時機。
而且,他相信,大戰之後,官家即使不處理王行之,也必然會將王行之調回汴梁,在眼皮子底下看著。
想到這裡,李清臣抬眸掃了眾人一眼,目光最後落在蔡卞身上,沉聲開口“諸位,玄英將至,大戰隨時可能爆發。”
“在這個時候,官家以及我們所圖的不過是一個穩字。”
“所以,這個節骨眼上,任何人最好都不要節外生枝。”
“因此,王行之之事,全權由官家處理,我們不要越俎代庖。”
“而且,王行之此番是受命攻打湟水。”
“並且,他還強勢的攻下湟水,擋住了其他縣的異族。”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安撫,而不是去苛責。”
“所以,本官以為,應當調派糧草、軍械以及草藥送往湟水縣,讓王行之駐紮在湟水,以防倚郭的西夏人。”
“我等附議。”
劉成恩與林原對視一眼,立刻出言同意。
“本官,也附議。”蔡卞顯得有些苦澀,因為他清楚,自己的小心思已經被李清臣看透。
剛才李清臣那番話,是說給大家聽的,同樣也是警告。
“看來得找個時間,告知青禾,讓她早些離開王行之。”
而曹評的心思卻是不在這裡,正暗自想著,怎麼讓曹青禾早些離開王行之。
因為王行之的殺心之重,讓他也感到毛骨悚然。
很快,眾人又商議了一番,李清臣定下安撫王行之要送的東西,也沒有多做停留,便與劉成恩匆匆的離開了臨洮。
曹評與林原也沒多待,在李清臣兩人離開後,陸續告辭離開。
整個府衙中只剩下蔡卞一人坐在其中。
蔡卞目光明滅不定,手裡緊緊的捏著茶碗,骨節都有些泛白。
過了好一會,蔡卞才起身咬牙切齒的說道“我現在雖然奈何不了你,但卻能讓你在大宋無法立足。”
說罷,蔡卞啪的一下將茶碗丟在地上,一甩官服,面色陰沉的走出府衙。
————
時間流轉,轉眼又過去三天。
經過三天時間的發酵,以及有心人的推動下,王行之的大名傳遍諸國。
吐蕃知道後,快速派人出使大宋,以示友好。
因為王行之離他們實在是太近了。
西夏知道後,立刻加強了倚郭的防守,倚郭從原本的五千人,增加到一萬。
而大理更是惶惶不安,因為沒人比他們清楚,大理與王行之有著深仇。
甚至於,為了此事,不少人都提及將段正淳交出去。
不過,段正明不許,果斷派人出使大宋,交好的同時,順便打探訊息。
畢竟,王行之地處西北,只要不南下,對大理的威脅其實並不大。
而大宋,卻是為了王行之吵得不可開交,那些個衛道士紛紛叫囂著王行之枉為文人,逼迫著朝廷革除王行之身上的功名。
不過,趙煦以及朝廷上的有智者,卻是十分清楚,王行之現在不能動,一旦動了王行之恐怕會引起諸多麻煩,影響到他們的計劃。
因此,趙煦聯合朝廷的大臣,將事情強壓下來。
那些個叫囂得最兇的人,也陸續被處理個乾淨。
另外,各國的江湖人士,也感到一陣心驚,甚至是恐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