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歌嘹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1章 神州醫學館,大宋風流,軍歌嘹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金針從頭頂上撥出的時候,陳慶之立刻感到身心一陣輕鬆,那種感覺就像是久病之人突然恢復了健康,身心中充滿了喜悅之情。
“多謝王老先生施針,待恢復如初時,慶之必會大禮相送。”
“呵呵,小官人的大禮老夫已經收下了。”王惟一笑道:“當時若不是小官人不懼風險去救我,老夫早就被凍死在荒野之中了,這已經是天大的禮物了。”
“只是舉手之勞,王老先生何必放在心上,一直以來我倒是有個想法,不知是否堂突,會冒犯到老先生,所以一直沒有敢說。”
“哦?”王惟一好奇地笑道:“小官人但講無妨。”
“是這樣的。”說起這件事,陳慶之臉上露出一絲靦腆,接著說道:“王老先生醫術高超,乃是當代國手,眼下神州大地,雖有一些醫館治病救人,但大多數的水平都是普普通通而已,就連普通的小病有時也無法確診,每年被耽誤的病人又何至數萬,所以,我打算起立一間像書院那樣的學府,專門用來栽培治病救人的郎中。”
王惟一一聽,倒真的被陳慶之的話給嚇到了,古往今來,醫術的傳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個郎中能收下的徒弟就那麼幾個、幾十個,這些能學好的又只是寥寥,更多的還是敝帚自珍,有了個好方子也捨不得拿出來,到了如今,有許多良方就這麼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如果換陳慶之說的那樣,的確是比現在收徒的方法要好得多,只是……
王惟一不是沒有疑惑的,聽陳慶之的意思,這學院肯定是讓自己去當先生,可是想要教徒,就必須把自己手中的良方傳授出去,都說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自己到時會不會又是白忙一場呢?
想到這,王惟一的臉上露出一絲猶豫,緩緩道:“慶之的想法的確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只是在下雜事繁忙,再加上家小都在汴梁居住,怕是沒有騰不出時間,所以只能辜負你的好意了。”
“是這樣呀。”陳慶之認同地點了點頭,接著突然問道:“有句冒昧的話,若王先生覺得不方便的話,可以不回答。”
“哦?慶之想問什麼?”
“請問王先生在汴梁每年的薪俸又是多少?”
這可真算是特別私人的話題了,畢竟在這個講究利儀廉恥的時代,貿然去問別人每年的收入,這的確是只有特別好的朋友之間才能夠做出來的事情。
王惟一聽到自己臉上的表情也是一愣,有心不答吧,看陳慶之臉上的表情並不帶著什麼嘲弄,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道:“林林總總,加起來差不多一千貫左右。”
“一千貫?”
這個收入在大宋這些官員之間也不過是個中等而已,陳慶之緩緩伸出一根手指,淡淡道:“要不這樣,只要王老先生肯去杭州主持醫學館,我每個月給你一千貫的薪俸。”
每個月……一千貫?
這個數字的確嚇到了王惟一,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個郎中居然這麼值錢了,一個月一千貫,那一年就是一萬多貫,幾乎抵得上自己十多年的收入了。
腦子裡面幾乎被這天文一般的數字給嚇到,等到王惟一終於冷靜下來的時候,張口結舌地問道:“慶之可是在開玩笑?老夫怎麼能值這麼多錢?”
“呵呵,那是王老先生還沒察覺自己的價值,而且為了解老先生的思鄉之苦,我在杭州在送你一套三進三出的宅子,若是老先生喜歡,大可把家人一併搬來,若是不喜歡,每年再給你一個月的假期,讓你返回汴梁,一享天倫之樂。”
一套三進三出的大宅子在杭州價值幾何王惟一的確不太清楚,要是放在汴梁,別看自己每年一千貫的俸祿,想買下這麼一間宅子那都是做夢般的事情,沒個大幾萬貫,根本就別想去碰。
想必杭州的地價雖不如汴梁,但這間宅子也肯定不便宜。
這一干條件開下來之後,王惟一頓時看到了陳慶之的誠意,猶豫著要點頭的時候,卻又想到了一件事,疑惑道:“依慶之的意思,老夫到了醫學館,可就要把這身本事全都傳授出來不成?”
別的條件陳慶之都可以讓,唯獨這件事,自己說什麼也要堅持的,點了點頭說道:“老先生說得沒錯,在下看中的便是老先生的這身本事,為了使老先生這身本事好好的流傳下去,所以老先生務必不要藏私。”
王惟一明白了,人家花這些錢把自己留在那裡,就是要讓自己身上的本事全都傳授出去,心裡想了想,終於還是點了點頭。
“既然慶之這麼誠信,那老夫便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