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上的貓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初抵綏德軍,眉山蘇氏,蘇允最賢,牆頭上的貓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抵綏德軍

蘇允不知道種樸是不是在試探他,但蘇允所說的話卻是真心話。

他的確不想留在延州,而是想去最前線看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他必須去最前線看看,才能夠明白到底大宋朝面對的是什麼東西,又或者說,大宋朝的軍隊又是什麼東西。

種樸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思,竟是勸了幾句,但見蘇允態度堅決,便只能作罷。

第二日,蘇允從延州出發去綏德軍。

出了延州城,一路上堡寨密佈。

這是大宋的堡壘進築的結果。

也是宋朝失去了橫山這道最後的屏障的結果。

康定元年,李元昊率十萬大軍南下,一路攻破延州北部的金明寨,並乘勝包圍延州。

延州十萬火急,知州範雍馬上派人四處求援。

結果,李元昊「圍點打援」,在三川口埋伏從周邊趕來的一萬多宋軍,將其全部埋葬在三川口。

幸好此時天降大雪,西夏後勤補給不濟,被迫撤軍,延州才得以保全。但延州以北以及橫山一帶都被李元昊所佔。

三川口之敗,讓宋廷上下一片譁然。

失敗也讓宋軍前線的指揮者們出現了嚴重分歧。

韓琦認為,宋軍在西北雖有幾十萬之眾,但分別守在那麼多城寨,反而容易讓西夏人各個擊破,不如主動進攻,尋覓戰機。

范仲淹則認為,主動進攻是軍事冒險,應該採取「持重防禦」的策略。

宋廷這邊各說各話,而李元昊並沒有停止入侵的腳步。

康定二年,他又率十萬大軍進抵渭州。

韓琦急忙派大將任福率一萬八千人前往抵禦。

結果,任福輕敵冒進,在好水川中了夏軍的埋伏,他本人戰死,宋軍幾乎全軍覆沒。

好水川之戰後,宋廷對范仲淹「持重防禦」的觀點愈加認可。

而在當年,李元昊再次領兵十萬,進攻鎮戎軍。

結果,沒有吸取教訓的渭州知州王沿,派遣葛懷敏率軍一萬主動迎敵。

葛懷敏被西夏人誘到定川寨的埋伏圈中。

因為寨中無水,葛懷敏只能率軍突圍,結果其本人戰死,餘部近萬人被俘。

李元昊於是乘勝大舉入寇,深入宋境六七百里,燒傷劫掠,如入無人之境。

三戰全敗,一時間大宋朝廷上下盡皆患上恐夏症。

大宋朝廷上下,盡皆認為,絕對不可以與西夏打野戰,於是這堡壘進築的戰略徹底成為了國策。

蘇允對此亦是十分了解,也對這個策略比較認可。

因為這與西夏人大戰的特點有關。

西夏人戰時當兵,閒時為民,裝備衣食全部自給。

他們出征時,往往只帶一個月的口糧,除了作戰部隊,還配備戰鬥輔助人員隨時掠奪軍資丶糧草丶俘虜丶牲畜丶財物,以解決軍隊給養不足和本國勞動力丶兵員短缺問題。

這種後勤補給方式,讓夏軍擁有輕便靈活的特點,夏軍的精銳騎兵「鐵鷂子」,既可以快速進軍,長途奔襲,也可以在西北的丘陵溝壑中輾轉騰挪,讓只靠兩條腿跑路的宋軍望塵莫及。

不過,夏軍也有一個致命傷,那就是後勤保障能力極差,無法持久用兵。而且,出戰兵力越多,其持久力就越差。

而只需要利用夏軍補給不濟的特點,堅壁清野,堅守不出,以避其鋒,便可以讓西夏軍無功而返。

而這種作戰方式運用得最為成功的乃是種世衡以及范仲淹。

種世衡鎮守延州時,因外圍堡寨被大量遺棄,延州已無險可守,岌岌可危。

種世衡意識到堡寨的重要性,於是在延安東北二百里的地方,根據廢壘興建了新城,以強化點式防禦。

在築城的過程中,種世衡因成功解決了城市的水源問題,鑿開地下的石頭而得到泉水,因此將這座城市命名為清澗城。

種世衡在修建清澗城後,繼續向前修築新的堡寨,不斷把宋軍防禦前沿向前推進,在延州形成了一個立體防禦體系。

種世衡的做法啟發了范仲淹。

於是,范仲淹又把清澗城的經驗推廣開來。

實際證明,這種戰略是很有效的。

宋軍由清澗城開始,步步為營,穩步推進,深入西夏境內數百里,收復大片國土。

有了種世衡的成功經驗,范仲淹又於康定元年修築了大順城,打通了延州丶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雲楓的故事

雨霖鈴

神級插班生

如墨似血

神運貔貅爆紅娛樂圈

西米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