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上的貓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官家賜宅!(52k,今天回來得晚,就一章哈),眉山蘇氏,蘇允最賢,牆頭上的貓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者,勉爾後人。
凡有事狀,具名以聞。特敕」
蘇允聽罷詫異地看了甄時選一眼。
他畢竟曾跟蘇軾學過公文寫作,自然知道這聖旨的規格,所說也聽得明白,其實亂七八糟的不用看,就是說蘇允修了兩部書,寫得好,所以呢,賞賜宅子一座。
嗯,就這事。
這值當發一張聖旨?
要知道,宋朝官家的聖旨可不是他自己寫的,然後讓太監出來發了就行。
那可是得經過一個非常嚴密的程式,最後才能夠頒發出來的。
就今天這個聖旨來說,通常是宰相機構先將意見寫成札子,而這個意見也不是說宰相能夠定下,往往要經廷臣合議,進呈皇帝,獲認可,再授意草詔。
而不管這旨意是來自皇帝本人,還是出自執政的宰相機構,按照宋朝的制度,當它進入草詔的程式,一般都歸中書省的中書舍人起草。
電視劇中的那種皇帝指定哪一個親信太監大筆一揮就成,肯定不是宋朝皇帝能夠乾的。
元豐改制後,中書舍人的職責有二,一為「制詞」,即根據皇帝的詞頭起草詔書。
但宋代的中書舍人又有一項特權:如果他覺得「詞頭」不合法度,無論這詞頭出自皇帝的意思,還是宰相的意思,他都可以拒絕草詔。
這叫做「封還詞頭」,是宋朝法律明確賦予中書舍人的權力。
所謂「事有失當及除授非其人,則論奏封還詞頭」就是這個意思。
宋仁宗朝時,蔡襄當知制誥,「每除授非當職,輒封還之;帝遇之益厚」。
中書舍人若「封還詞頭」,而皇帝又固執地非要下詔不可,那麼可以由次舍人草詔,但次舍人同樣可以「封還詞頭」。
理論上,只要中書舍人達成「拒不草詔」的一致意見,便可以將一道不適宜的詔書「扼殺於萌芽狀態」。
比如說熙寧三年時候,參知政事王安石欲將自己的親信丶新法的支持者李定破格提拔為「監察御史裡行」,皇帝也同意了。
但李定這個人人品很壞,聲名很臭,知制誥宋敏求即拒絕起草任命李定的詔書,封還詞頭,並於三天後辭職;
接替他的另外兩名知制誥蘇頌丶李大臨,也以「愛惜朝廷之法制」為由,再次封還詞頭。
為讓李定順利透過任命,神宗與王安石免去蘇頌與李大臨之職,任命聽話的人當知制誥,總算將李定弄進中央政府當了御史。
所以,走一個這麼艱難的程式,就為了給自己賜一個宅子……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但隨即蘇允立即反應了過來,道:「四書章句集註是有了什麼安排?」
甄時選笑道:「蘇大家果然敏銳,官家將四書章句集註納入資善堂教材之內,因此特賜宅邸給蘇大家,感謝蘇大家給皇子們提供了這麼一本上佳的教材。
另,官家已經在召集太學教授在討論將《四書》納入太學的選修課,與宋律並行為選修課之一。」
蘇允聞言吃了一驚:「這麼快麼?四書還沒有正式發行呢,還沒有得到公眾的承認,就推進太學之中?」
甄時選神情肅穆,道:「官家說道,《四書章句集註》一書,乃是開啟民智之鑰匙,時不我待,須得儘快將其納入,以開啟天下學子之智慧,讓我大宋湧現出來更多的人才!」
意思是你這書太好,朕迫不及待要推廣它了!
但有必要這麼急麼?
雖說沒有直接將其納入科舉題庫,但作為選修課也有些過分啊。
太學可不止是一間學校,它還是大宋州學縣學的領導機構,將《四書》推進太學選修課,也就是說,將其成為大宋所有州學縣學的選修課!
直接成教材了啊!
而這本書可是還沒有經過天下大儒的認證的,甚至都還沒有公開發行!
按照蘇允的想像中,應該是先交給一些私人印書坊,了不起讓大宋印書坊來印發,先讓其交給天下人來審閱,接下來還要經過一輪又一輪辯經,如此才有可能成為官方教材。
要麼就如同王安石那般,依靠行政力量,強行將其學說推進太學裡面,但這種做法後遺症太大,宋神宗一死,司馬光等舊黨一執政,立馬就將其廢除了。
想及至此,蘇允皺起了眉頭,現在趙頊這般著急,對四書章句集註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四書》乃是蘇允心血所在,若是遭遇這等不幸,可不是蘇允願意看到的。
不過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