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上的貓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章 學進去了!,眉山蘇氏,蘇允最賢,牆頭上的貓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好像在談情說愛的詩,給人算命的易,寫一些無聊過時禮儀的周禮,原來並沒有那麼簡單,這些書裡面竟是蘊含著治國理政的道理從來都沒有過時。
在蘇允看來,這些書就是東大自古以來的社科學,讀懂這些書,的確是可以具備基本的治國理政能力的。
比如說左傳中的一句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句話揭示了治國的基本邏輯。
治國的要訣裡,最重要的就是兩件事情,一件是祭祀,一件是軍事。
軍事大家都能夠理解,但祭祀未必就能夠理解。
但換成後世的說法,所謂祭祀便是統一國民思想,形成一個國家丶民族的觀念,讓所有的人都擁護這個國家,以此達到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再換一個說法,便是治國要文武結合,既要軍事上的領先,又要有精神文明建設。
當然,左傳蘇允暫時不用學,就是打個比喻而已。
這倒是讓蘇允喜出望外,他最怕的就是上來哐哐讓你背誦,而且背完之後還是雲裡霧裡的,至於這後面蘊含的是什麼東西全然不知。
這太學教授的這種授課方式,倒是有後世那些古文教授的風格了。
不過蘇允卻是不知道,再往前些年,授課方式可不是現在這樣,就是他所想像的那樣,上來就是哐哐的背誦,無他,就是因為所有的學習都是在科舉的指揮棒下進行的。
之前主要是帖經墨義,以背誦為主也就可以理解了,但現在是考經義大義,自然教學方式又不一樣了。
但無疑這種方式更加適合蘇允,蘇允也的確是沉進去了。
不得不說,蘇軾讓蘇允抄漢書丶學公文丶學詩詞,以及蘇轍教蘇允孟子,卻是幫蘇允開啟了一個大門,讓他這會兒來學習這些東西有了一個基礎的概念了。
加上蘇允為了寫三國演義,吃透了三國志,亦研究了許多的漢代官制丶風俗習慣等等,再往前學習,難度又降低了不少。
這種學習對蘇允來說幫助是特別大的。
太學的教授講詩書禮易,不會只講當時的社會背景,還會結合秦漢唐宋以來的情況,這種講法自然是為了應對科舉中經義大義的考試要求來教,但對於蘇允來說,他其實亦是最為缺乏這塊的東西。
蘇允在後代學習的知識其實是西化的,就語文課本上學的那點古文的知識,同樣亦是經過西化過的東西。
所以他看宋朝,一樣是用後世的丶西方化的目光來看的,不是不好,只是有時候很難理解當下的人想法。
這也是為什麼蘇軾蘇轍等人總是覺得蘇允離經叛道的緣故。
蘇允沉了進去,這才真正理解了後世經常說的一句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後世蘇允讀書的時候,還總是有人在批判中國古代的文化,說裡面糟粕太多,沒有什麼有用的東西,中國就是被這些東西所拖垮云云。
蘇允也曾經跟著批判過,後來隨著國家經濟騰飛,軍事的飛躍,民眾開了眼界,才發現,臥槽,世界就特麼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啊!
你這發達的西方國家,亦是各種問題重重,也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嘛。
但那時候的蘇允依然還是將信將疑的。
這會兒真正進入這個中華文明的敘事裡面來,認真學習這些文化經典,深入了進去,蘇允才真正明白,不是中華文明不行,而是他從來沒有真正去鑽研過這些東西。
當然啊,不是說中華文化無懈可擊,全是精華沒有糟粕,而是說,中華文明的積澱實在是太雄厚,這積攢下來的智慧,讓蘇允的眼界又大大開拓了許多。
蘇允學習得極為起勁,因為他自身後世帶來的知識與眼界,在與中華千年文明在發生化學反應,每看到一個知識點,便將其後世的知識給串聯起來,進行一個深化丶本土化丶時代化!
蘇允感覺自己每一刻都有所得,這種在知識的海洋裡徜徉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於是蘇允這一鑽進去就沒日沒夜了。
因為蘇允初入學,算是插班生,所以月考季考他暫時都不用參加,從下一個季度再開始。
……
蘇允愕然看著眼前搶走自己書本的章擇。
章擇神色有些複雜,道:「居正,你必須得回去!」
蘇允抬頭看著章擇道:「為什麼?」
章擇哭笑不得道:「過年啊!之前幾次叫你都不回,這會兒總得回去吃年夜飯吧?」
蘇允這才恍然大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