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鷂鷹傳信
九尾糊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1. 鷂鷹傳信,[三國]太后篡位進行時,九尾糊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也請三公子暫居青州無虞。”
“說的好聽。”
袁尚沒有再理會王脩,他只關心自己的安危,既然袁譚不打算放他走,也沒有就此殺了他的意圖,袁尚也不樂意和王脩裝模作樣。
王脩不建議袁譚殺掉袁尚,更多的是處於自己心中的仁義道德考量。他和辛郭二人考量的方向並不一樣。
辛郭二人畢竟久侍袁紹,跟著袁紹出謀劃策這麼多年,心中的謀略算計遠超王脩些許。
除了私利原因之外,他們也知道:袁尚不死,袁紹陣營終將分裂。袁尚若死,袁紹袁譚父子才能同心戮力一致抗曹。
其實就連曹操此時,也是不願意看到袁尚提前身死這樣的局面的,所以他向袁紹聲稱是生擒了袁尚而非已宰殺袁尚。
所以袁譚幾日後收到鄴城辛郭二人的來信,上面寫著:殺尚歸鄴。
袁譚收到二人的快馬來信,看見上面二人傳達給他的意思,僅僅暗了暗神色,但並沒有如他性格般暴跳如雷。
袁譚甚至心底有些壓抑不住的狂喜。
他與袁尚久爭嗣位,在袁尚的陷害下,袁紹甚至有將自己過繼給兄長袁基的意圖,如此嗣位歸屬就毫無懸念的與自己無關。
袁譚當時很憤怒,恨極了袁尚,但卻無濟於事。此時袁尚的小命拿捏在自己手中,袁譚壓抑許久的狂熱終於爆發。
“來人,去絞了他。”袁譚用低沉的聲音傳話給身邊軍士。
幾個字就斷送了袁尚的性命。
隱匿在暗中的軍士聽聞立即躬身退出,來到關押袁尚的屋中。
靜悄悄的出,靜悄悄的進。
只聽“吱呀”一聲,袁尚被闖進屋中的來人拉扯,頭撞到床板,生疼地悶哼一聲。
他中氣不足,面色慘淡的發出嘲諷笑聲。
“袁譚、汝可以。”
袁尚被軍士箍緊的綢緞絞殺,最後的感覺只有好疼。
上午王脩聽從袁譚之令,去安撫了一番袁尚,下午袁譚就命人絞死袁尚。
王脩得知後,替其默嘆一口氣。他慢慢地能反應過來,殺死袁尚,對於袁氏和袁譚本人都有好處。
利大於弊的處置罷了。
但王脩終究是有點過不去內心的坎。自己身為人臣,有些不義。
絞殺總比利器所殺要強,王脩管會自我安慰,給袁尚留有全屍也算不辱其袁氏三公子的身份。
袁譚絞死袁尚之後,又派人鷂鷹傳信,將自己已殺袁尚,即將趕回鄴城的訊息傳給辛、郭二人。
事從集權,袁譚性情剛烈好狠,自己飼養了一隻兇狠的比鷹小些的雀鷹,專門用來傳遞訊息。
鷂鷹飛的比行馬快,但因袁譚只飼養了這一隻,且可靠性並不能與行馬相比較,一般只有緊急之時,才會考慮用鷂鷹傳信。
不巧,上官婉兒最近,正在苦等著袁譚的訊息呢。這幾日,上官婉兒在袁熙默許下,讓袁熙手底下的人幫忙無間斷的盯著天空,尤其是自青州到鄴城的東邊方向。
有飛來的信鴿,就地射殺再快速撿回來。
既然得知辛郭二人在位袁譚謀劃,他料定二人一定會告知袁譚。而事態嚴重之時,袁譚也一定會給二人回信。
袁熙想要縷清府中到底發生何事,打探訊息,最方便的就是從他的大兄袁譚那裡直接獲取。
或者說叫做直接截獲。
既然長兄袁譚得了訊息,在袁熙這個做乖巧弟弟的面前,豈能不分享一下?上官婉兒將自己即將要截獲資訊的目的說的冠冕堂皇。
彷彿不截就不合適了。
現在袁譚最擔心的問題,是自己從青州到冀州之間產生的時辰差。再一細想,袁譚必然使用信鴿傳書無疑。
所以當上官婉兒看到地上擺著的剛剛被射殺還熱乎的鷂鷹時,她有點尷尬。
幸虧當日嚴謹了一點,告知眾人的是,包括信鴿在內的一切飛禽全部射殺,不然就要出樂子了。
上官婉兒知道,前漢蘇武有鴻雁傳書之法。據說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
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漢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于謊稱蘇武已死。
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給他出主意讓他對匈奴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隻大雁,這隻雁足上繫著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只是受困。
這樣,匈奴單于再也無法謊稱蘇武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