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詩文中的浮萍
蕭小嘯哈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章 詩文中的浮萍,直播之從香菇開始的科普,蕭小嘯哈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古人對於浮萍的詩詞也是有的。
雖然不如荷花桂花這些出名的植物多,但也是有一定數量了。
畢竟,苔花都有人專門作詩是吧。”
康強臉上露出笑容,順著石道繼續往深處走去。
兩邊的水杉也彷彿在凝神聽著康強說話,寂靜的只聽到忽大忽小的風聲。
“像三國時期的曹魏著名文學家,也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曹植特作的《浮萍篇》。
浮萍寄清水。隨風東西流。結髮辭嚴親。來為君子仇。恪勤在朝夕。
這位才子也是藉著浮萍,表達了身為著名官二代的一份獨立思想和氣度。
而晉朝的文學家、思想家,傅燮之孫、傅幹之子,傅玄,也是作了一首詩,《雜詩·浮萍蔽綠水》
浮萍蔽綠水。楊柳何依依。繁華正葳蕤。浮雲含愁氣。悲風坐自嘆。團團三五日。皎皎曜清暉。炎景時鬱蒸。海沸沙石融。
雖然名字裡面說是雜詩,但整首詩卻充滿了晉朝的自由與豪邁。
像浮萍的出場,也表達了詩人心中那份,浮萍蔽綠水的感覺。
雖然聽上去很美,卻隱隱有一種現在流行的“幽閉恐懼症”的既視感。”
[i的基督教:幽閉恐懼症患者福音啊(斜眼笑)]
“然後……”康強又說:“唐代那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聖杜甫也在《題鄭十八著作虔》一詩中寫道。
台州地闊海冥冥,雲水長和島嶼青。亂後故人雙別淚,春深逐客一浮萍。
眾所周知,杜甫的詩一向以寫實且憂愁的情緒頗多而聞名。
而在這裡,據說杜甫也是想到自己曾經結識的密友鄭虔。
所以有感而發寫出了這首詩,看上去也是催人淚下。
而唐朝小李杜之一的杜牧,則在《齊安郡後池絕句》中第一句就cUE到我們眼前的浮萍。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這首詩是說:那菱葉穿透滿池的浮萍高挑出水,夏日的黃鶯,在花枝離披的薔薇間,放開百轉歌喉的畫面,唯美自然引人入勝。”
[想見你電腦上:這樣子看上去,好像在唐朝,浮萍就有了無根的意思(思索)]
“與杜牧同時代的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韓愈,在《青青水中蒲二首》一詩中也寫浮萍。
青青中水蒲,下有一雙魚。君今上隴去,我在與誰居?青青水中蒲,長在水中居。寄語浮萍草,相隨我不如。
不同於前面,在這裡浮萍那自由自在的狀態,成了詩人羨慕的存在。
而唐末崇安鎮將鄧光布和將軍的後裔鄧肅,在《次韻王信州三首·風波未暇怨浮萍》中也寫道。
風波未暇怨浮萍,多謝朋來慰此情。君似張憑真理窟,我慚侯喜得詩聲。酒杯莫向吾徒淺,句法當令叔世驚。又恐諸公連茹去,堂堂王室要扶傾。
也是借物喻人了,鄧肅將內心的情感藉由浮萍這個“背鍋俠”抒發了出來。
宋朝平民詩人諶祜,也在《句·天地浮萍雲聚散》裡面,十分直白的用浮萍抒發了內心的情感。
天地浮萍雲聚散,江山罨畫月西東。
還有明朝“三劉”之一的劉師邵,也專門作詩《浮萍》。
乍因輕浪疊晴沙,又趁迴風擁釣槎。莫怪狂蹤易飄泊,前身不合是楊花。
雖然在文中並無浮萍二字,但是細思一下,卻發現作者將浮萍的狀態給寫了出來,也算是字謎了。
而清朝的著名詩人施閏章,也在他所作的《浮萍兔絲篇》中,寫有關於浮萍纏綿悱惻的情節。
浮萍寄洪波,飄飄束復西。兔絲罥喬柯,嫋嫋復離披。兔絲斷有日,浮萍合有時;浮萍語免絲,離合安可知!
而這解讀還有聯絡原序中所記載和解釋。
李將軍言:部曲嘗掠人妻,既數年,攜之南征。值其故夫,一見慟絕.問其夫,已納新婦,則兵之故妻也。四人皆大哭,各反其妻而去。予為作《浮萍兔絲篇》。
可以說這篇文章,是為了紀念一段刻骨銘心又充滿波折的感情。
而這“浮萍語免絲,離合安可知”二句。
又讓人不得不想起《還珠格格》裡的“蒲草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以及“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兩句對於愛情的詩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