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中華田園犬2
蕭小嘯哈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中華田園犬2,直播之從香菇開始的科普,蕭小嘯哈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中華田園犬來,可以說直播間都是認真在聽。
因為這個可以說是在他們身邊非常熟悉的角色了,更有不少人童年都是其陪伴長大的,只是現在因為工作忙碌等各種問題而沒辦法再養而已。
康強哂然一笑,又說:“而在中國,犬之一字,見諸文字記載可謂是非常早了。
像《殷墟文字類編》收錄的象形文字中就有犬的符號,同樣的符號也見於《周易》。
並且在《詩經》裡面有“無感我兮,無使尨也吠”之句,而這裡的“龍”也就是犬。
再說犬的一個通俗的名字一狗,在《說文解字》裡面記載:狗,孔子日:狗,叩也。叩氣吠以守。”從犬句聲。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先民管叩叫“狗”,是以狗所發出如“叩”的聲音而命名。
那麼最開始的狗和犬是什麼關係呢?
在《說文解字》裡面又說到:犬,狗之有縣者也。象形。孔子日:視犬之字如畫狗也。
由此可知,犬是狗的象形字,不過,那個時期狗和犬是有所區別的,並不通用。”
[u型不像你:我一直知道狗就是犬,但是為什麼叫我還真不知道啊(思索)]
“在《禮記?曲禮上》裡記載“效犬者,左牽之”,而西漢大儒孔穎達對此解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為犬,小者為狗。
所以說在古時候,狗與大是以大小進行區別的,個體大オ叫“犬”,個體小是“狗”。
那麼為何左手牽犬呢?
東漢的鄭玄註釋說:犬噬人,右手當禁備之。
也就是說,狗好咬人,用左手牽著,右手可以防備它咬人。
並且根據清華大學的張緒山教授考證,在戰國時代,狗作為寵物在人們的娛樂生活中已經佔據一定地位。
像《戰國策?齊策》裡面就記載:臨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大、六博、跑者。
而在漢朝時,以狗為中心的娛樂活動進入皇室範圍。
西漢開始設立叫作“狗監”的飼狗官,漢武帝還建有犬臺宮。
而據《三軸黃圖)記載:犬臺宮,在上林苑中,去長安西二十八里。
漢靈帝於“西園弄狗,著進賢冠,帶”,以致形成“王之左右皆狗而冠”的景象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也是與人類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之一。”
[小鏡子女雙面:我舉報漢武帝不務正業,舞雞弄狗(狗頭)]
[點選是男是女:哈哈哈,漢武帝養狗,我也養狗,所以我就是漢武帝!]
[德克士你喜歡: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我在中間,我是天子!]
康強看著彈幕整活也是頗為有趣的笑出了聲。
“雖然中華田園犬的國際地位一直不高,但它卻是我國曆史上最受寵愛的名犬。
現代的考古發現證明,狗的分佈是隨葬動物中最為廣泛的,商代早中期墓葬中都有隨葬狗的發現。
而在商周時期,許多地區的墓葬發掘中都有狗的出土。
西周時期隨葬用狗現象仍然普遍,在周文化的核心區域也大量出現,墓葬中使用狗狗和不用狗狗現象的比例一般約為一比三。
並且在商代早中期,隨葬的動物中是以狗為主的,其次為牛。
商代晚期動物種類增加,可是狗依舊佔據主要地位,直到西周時期,狗仍舊是比例最大的動物種類。
在我國許多的墓葬當中,都出現過人犬同穴的現象,這聽起來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但實際上恰恰是古人對中華田園犬喜愛的表現。
比如說在東周王城內發現的“天子六駕”當中就出現了6只中華田園犬,專家推測它們應該是周武王所喜愛的獵犬,所以死後同墓而葬。
然後到了戰國時期人們對於中華田園犬的喜愛變得越來越深,在中山王厝墓當中出土了兩隻獵犬的遺骨,那獵犬的的脖子上便戴著巨大的金項圈,可以說奢華程度令人咂舌。
但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那個時候養犬的貴族們就已經開始對中華田園犬表達自己的喜愛了。”
[想不到你:有點毛骨悚然啊,這狗是活著被葬還是被迫死亡再葬啊(害怕)]
“到了秦漢時期,中華田園犬的地位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因為在這個時候人們憑藉鐵器使生產水平提高了不少。
而隨著日子富裕起來也就出現了陪伴犬的需求,這一點在漢代不少的拓畫和器物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