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搞風搞雨
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章 搞風搞雨,天龍:我怎麼就成了節奏大師呢,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魯臉色鐵青。
“閣下還不如殺了老夫更好一些。”
全冠清內心憋笑,但也有說辭。
“如果不做的真一些,可瞞不住有心人的眼睛。”
耶律不魯豈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事已至此,那位皇帝陛下無話可說。老夫已經辭官,馬上就要回辰州了。到了那時,他想殺我,可就沒有機會了。”
這段時間為了遼國之行,全冠清好好地瞭解了一番遼國的情況。知道辰州乃是耶律不魯的老巢,即使是耶律洪基也奈何不了。
這都源於遼國的一項政治制度。
那就是頭下軍州。
契丹建國後,宗室、外戚所擁有的頭下城,凡由朝廷賜給軍、州稱號的,就是頭下軍州。
這些頭下軍州,全是宗室、外戚的自留地。
說穿了,和軍閥、藩鎮沒什麼區別。
雖然這些頭下軍州的實力達不到和朝廷分庭抗禮的地步,但身為皇帝沒有過硬的理由就對頭下軍州下手的話,說不得會引起所有契丹貴族的一致反對。
這就是耶律不魯的底氣所在。
不過全冠清注意到,耶律不魯的底氣不是很充足。
“將軍如有為難之處,不妨說與在下,或許可以助將軍一臂之力。”
誰知耶律不魯輕笑出聲,對他頗有輕視之意。
“你一個江湖草莽,行刺殺之舉或許能成。軍國大事,豈是你能參與的?”
全冠清只怕遼國不夠亂。
“將軍如此小瞧在下,希望將來莫要後悔。”
聽他這麼一說,耶律不魯不禁大怒。他在想著,是不是自己的和善讓這個漢人有些蹬鼻子上臉了?
“哼,胡吹大氣。老夫需要兵器鎧甲,你也有辦法嗎?”
原來是這個,全冠清無奈一笑,剛想要找補,又聽耶律不魯道:“辰州遠在遼東,你即便有兵器鎧甲,又如何送到老夫手中?”
全冠清心頭一動,隨口問道:“敢問將軍,辰州在何處?”
耶律不魯沒想到自己的話居然沒有鎮住對方,看來不讓這個漢人死心是不成了。
他隨手拿過地圖,手指頭在上面一指,輕蔑地問道:“辰州就在這裡,你真有辦法?”
全冠清趴在地圖上看了半天。
尼瑪,這個時代的地圖實在過於抽象。好在能夠看出來,這個辰州是在海邊的,還是渤海的海邊。
在對照地圖中其他地名的所在,全冠清基本可以確認,這個辰州應該就是後世的營口。
既然是在海邊,那他就不禁笑了。
“將軍,我們做筆生意如何?在下給你提供兵器、甲冑,將軍拿遼東的特產或者金銀來換。”
見他十分堅定,耶律不魯一顆心怦怦亂跳。
像他這樣的人,有兵有地盤,唯獨沒有兵器和甲冑,因此面對耶律洪基的高壓只能受著。要是能夠得到兵器甲冑,獨霸一方根本不是夢。
“你真能做到?”
全冠清傲然一笑,心說你對老子的實力真是一無所知。
“在下不才,在南邊的山東一帶略有門路。倘若從登州起航,越過大海,直接將東西送到辰州,想來不難。只要將軍能夠確保辰州一帶航道安全,在下說到做到。”
讓全冠清從陸路給耶律不魯輸送武器,那是絕無可能的。但是從海上,他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把握。
遼國都是旱鴨子,對大海無能為力。偏偏大宋的海上運輸能力非常厲害,大宋商人甚至能夠遠渡重洋到達中亞一帶。
山東這邊也有出海的,向東去高麗或者東瀛。
全冠清自忖以他如今在山東的人脈,還真能給耶律不魯提供武器裝備。
至於武器裝備從哪兒來?
別忘了,大智分舵所在的徐州,就是大宋最重要的冶鐵中心。
之前透過王大錘打造火槍的時候他就瞭解過,如今大宋的官場腐敗的一塌糊塗。那些官員只認銀子,什麼都敢幹。
誰叫大宋優待士大夫呢?
這些官員輕易不會被開罪問斬,大不了丟官罷職。這樣一來,他們的膽子也就大的沒邊了。
從徐州弄到武器裝備,送到登州上船,然後跨過渤海送到辰州,和耶律不魯交易。再將從遼國得到的東西帶回山東,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幾乎眨眼之間,全冠清就勾勒出了一條很具有操作性的走私線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