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高高供起,天龍:我怎麼就成了節奏大師呢,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年老夫在杭州為官,我那堂兄蘇星河奉無崖子師叔之命而來,託我照拂寄養在姑蘇王家的女兒。老夫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卻不想鬧出偌大的亂子來。”

蘇軾緬懷往事,長吁短嘆,難得一個豁達的人如此惆悵。

“這姑蘇王家,就是荊國公嗎?”

原著中對李青蘿的身世少有筆墨,全冠清也不大寥寥。

蘇軾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

“你這蠢才,不學無術。荊國公乃江西撫州人,和姑蘇王家有什麼關聯?”

被罵了一通,全冠清著實冤枉。

他又不是學歷史的,哪兒知道這些啊?

不過蘇軾好為人師,倒是仔細說了。

“據聞無崖子師叔的妻子乃是南唐後主之裔,因此才將我那妹子寄養在了王家。”

臥槽,李秋水姐妹是李煜的後人?

全冠清的歷史就算再不怎麼樣,那也是知道南唐後主李煜的。

畢竟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可是上了教科書的,名傳千古的佳句。

等等……

“既是南唐後主的血脈,那和姑蘇王家有何關係?”

蘇軾對他的不學無術已經有點免疫力了。

“笨蛋,南唐開國皇帝李昪本就姓王。南唐國滅之後,其中一支改回祖姓,就此定居在了蘇州。”

原來如此,全冠清表示學到了很多東西。

蘇軾是個大嘴巴,你不問他也會說的。

“我那妹子後來長大成人,出了一趟遠門,回來之後便悶悶不樂。老夫想著一個女子長大了,只要嫁了人,也就安穩了,便不會胡思亂想。恰好王元澤髮妻過世,孑然一身,老夫就想著他們二人男才女貌,因此做了一回月老。不成想,這一時之念,卻害了我那妹子終身。”

他說的籠統,但全冠清立馬明白了許多事。

所謂的李青蘿出了趟遠門回來悶悶不樂,不出意外是回大理無量山取父母遺物時碰到了花心大蘿蔔段正淳。先是陷入愛河,又被拋棄,李青蘿能高興才有鬼呢。

恰好此時,蘇軾做媒,李青蘿又發現自己有孕在身,只好勉為其難嫁給了那什麼什麼王元澤。

見他神色之中不以為然,蘇軾鄭重地道:“你還年輕,不知道當年王元澤的厲害。此人雖沒有做過什麼高官,但是荊國公革新變法一事,全靠他在背後謀劃。時人皆言,王元澤實乃小相公是也。”

他這麼一說,全冠清立刻就懂了。

“哦,小閣老嘛。”

“什麼小閣老?”

全冠清卻陷入了自嗨當中,嘴裡嘀嘀咕咕的,什麼“朕的錢”“苦一苦百姓”似乎大逆不道之言。

蘇軾搖搖頭,對這等憨貨無可奈何。

“當年王元澤驚才絕豔,天下無雙。我那妹子你也見著了,天姿國色之相。老夫就想著,兩人男才女貌,天作之合,可成神仙美眷。”

想的美,你知不知道你給人家戴了那麼大一頂綠帽子?

蘇軾當然不知道。

“可誰曾想,兩人剛剛完婚,王元澤就溘然早逝,我那妹子竟然成了寡婦。老夫一片好心,卻害了一個女子一生。從此以後,在她面前真真是抬不起頭來了。”

聽到這裡,全冠清總算是明白了來龍去脈。

看樣子無崖子雖然跑路了,但還是知道女兒的訊息,又特意派了蘇星河來傳信,請蘇軾代為照顧。

李秋水之所以將李青蘿寄養在姑蘇王家,那是因為李、王本是一家,都是南唐皇室之後,是自家親戚。

李青蘿長大後去大理無量山取回琅嬛福地的東西,恰好碰到了四處浪蕩的段正淳,就此淪陷其中。

結果蘇軾卻誤會了,上杆子給李青蘿介紹了一門親事。

雖說嫁給那勞什子王元澤是續絃,似乎有點侮辱李青蘿。但人家是王安石的兒子,又十分了得,說起來還是李青蘿高攀了。

李青蘿發覺自己懷了孩子,儘管百般不願,但也只能順勢嫁了,這才保住清白。

沒成想剛剛結婚不久,那個王元澤就掛了,反倒便宜了李青蘿。一個人守著家業,過的輕鬆自在。

蘇軾卻誤以為耽擱了李青蘿一生,因此始終心懷愧疚。

要不要將真實情況告知給蘇軾呢?

全冠清想了想,還是不多嘴了。

等等……

全冠清突然一頓,腦子裡電光火石,猛然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爛柯舊事

5527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