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夢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二章 鄒君浩(十),天命不可歸,蘭亭夢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來無法,我等跟隨右相聯名書寫密信,秘密遞入宮中,本來不做希冀。誰料南月公主毫不猶豫向陛下進言,救吳地百姓於疾苦之中……事後亦不求聲名,實乃高潔之人。”
鄒君浩本已收回目光,聞言眸光一震,平素不起波瀾的眼底掀起一絲錯愕。南月公主插手朝堂的幕後竟是如此嗎?他猜測過南月公主插手朝堂之事非她所願,觀她行事,極為謹慎,定不願多出風波。只是他猜測多是後宮風波或前朝牽連,不成想是為了吳地百姓開口。
也是他不曾細看北梁災情,否則當日六皇子開口之時,他便能猜到真相。鄒君浩微微蹙眉,對自己的疏忽生出些許不滿。
“如今竟被這群趨炎附勢之輩,汙衊至此!”黃姓男子咬牙切齒,似乎感同身受,除卻為南月公主不平之外,恐怕也是思及自身,情緒頓起。
右邊的男子連連寬慰,也升起“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這些言官不思進言陛下,只知洗清自身。如此下去,我北梁……”
幾句言語之後,右邊的男子神色遲疑地說道:“南月公主當年的確高義,不過此次……事關儲君,她萬不該插手的。”
“何出此言?”黃姓書生正色道,“後宮與前朝相似,暗潮洶湧。懲戒貪官都需要公主出面,公主殿下的處境如何,我等又如何得知呢?”
右邊的男子吶吶,卻依舊有不贊同之意。另一桌卻早有人應合:“公主殿下高義,我等讀書人卻不能與那些庸俗之輩一般,該為公主執言。”
一時之間,居然好些人起身為南月公主說話,與六皇子之言全然不同。
南月公主看起來,倒是頗得這些儒生的心。
樂央正興致勃勃地側耳,見到此景,小聲嘟囔道:“這北梁的儒生倒是與南唐的不同,南唐那群酸腐書生,只會講些什麼逾矩,違背宗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話像是一道驚雷一般炸在了鄒君浩腦海中。
的確,北梁都城中隨意一茶館,都有人為南月公主正名。
這是北梁儒生心繫百姓,願為折服,還是有幕後之人在挑動絲線,暗暗操縱?
鄒君浩的手搭在茶杯上。他的手指膚色猶如白玉一般,不帶一絲瑕疵,一看便養尊處優,不曾勞作。他同南月公主一般,不曾為衣食勞作。
天下百姓供養了他們的衣食住行,而南月公主願意不顧聲名挽救黎民。
這些熙熙攘攘的儒生,如他一般不曾勞作的世家貴子,只能被用作這一盤棋局的棋子嗎?
“公子?”樂央小聲說道,“快中午了,可要用膳?”
鄒君浩起身,將粗白瓷杯棄在一旁,說道:“走吧。”
儒生們爭論的聲音被落在了身後,若是隻為棋局中的一枚棋子,那所讀的詩書禮記又作何用處呢?
臨近午時,自皇宮而出的朝臣紛紛歸家,他們來來往往,各懷心思,有些歸家後閉門不出,有些人卻是急急地奔向自己的靠山——太子出了事,朝堂的局勢要不要變,能不能趁機把不順眼的那幾個踩下去?
要是萬一中的萬一,太子薨了,那下一任太子是六皇子還是九皇子呢?總要再立一個吧,那他們站好了隊,是不是也能趁風而起啊?
而有些人,蟄伏其中,伺機而動,等待著能將敵人一擊斃命的時機。
長街之上,只偶爾有幾個孩童從街上追逐打鬧,嬉笑間唱著朗朗上口的歌謠:“梧桐宮,鳳凰棲。日月照……”
樂央探頭探腦地看熱鬧,聽鄒君浩道:“鄒家有一支旁系在北梁落戶,拿上我的名帖去拜訪他們。”
“公子打算何日去?”樂央慌忙回神,從隨身的包裹中將名帖取出來。公子不常以鄒家人的身份示人,不過行走在外,名帖倒是常備的。
“今日去。”
“啊?”
鄒君浩坐上馬車,清冷的眉眼垂下來:“還不快去?”若是去晚了,恐怕就來不及了。
-------------------------------------
鄒家是累世簪纓的世家,旁支無數,北梁恰好有這麼一支旁支。
鄒家這一支是在五十年前來到北梁的,他們在當時北梁的帝位之爭中押對了注,新帝恰巧需要一個沒什麼根基的家族做事,鄒家一時之間成了新貴。
可惜風水輪流轉,兩朝之後,鄒家也徹底被冷落了。現在只有三個人在朝為官,顯得悽悽慘慘。鄒家嫡系倒是在南唐風生水起,只是這一支旁系與嫡系一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