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月流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青林軍的殺手鐧,回到古代當贅婿,逆月流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拉伯帝國二十萬大軍,大寧這邊三十萬大軍,雖然都有吹噓的水分,但是兩家加起來超過四十萬卻是沒什麼問題,歷史上但凡可以爆發出這樣規模的戰爭都可以被當做一個典型戰例被青史銘記了,只可惜因為林寒的緣故,戰爭早已變得無比醜陋,林寒改變的不單單是作戰方式,而是戰爭本身......當阿拉伯帝國浩蕩的洪流出現在戰場上向著怛羅斯城方向大寧大軍強襲而來時,哪怕是天地都為之失色,事實上打仗不該是這麼打,二十萬人之間該如何配合,步兵騎兵該如何協同,不同兵種間該如何協同都是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對阿拉伯帝國的大軍來說都不是問題。
因為阿拉伯帝國的這二十萬大軍壓根沒什麼配合,除了決死衝鋒還是決死衝鋒,阿拉伯帝國二十萬大軍就好像在開戰前一把將腦子甩在地上,拎著武器就上了戰場。
或許這樣的選擇讓大軍看起來毫無章法甚至可以說讓大軍變成了烏合之眾,但是卻不能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決斷,甚至無論是陳慶還是寧冷亦或是林寒在看到阿拉伯帝國的陣仗之後都忍不住誇讚了對方主將的聰明。
很多時候看起來愚蠢的行為往往卻是聰明的體現。
陳慶原本的計劃是放對方衝鋒,等對方全部進入大寧火力射程之後在進行攻擊,遠端有弩槍覆蓋近一些還有弓箭等遠端軍團的射界做補充,再近一些的投石車可以用火攻殺敵,但是在看到阿拉伯帝國的衝鋒陣仗後,陳慶果斷下令開始進攻。
阿拉伯帝國的衝鋒壓根沒有軍陣一說,甚至沒有章法,就是漫山遍野式的衝鋒,那樣子不像是兩軍對壘,更像是規模更大的街頭鬥毆。
雖然看上去是胡鬧,但是陳慶幾乎一眼就看出了對方這麼做的高明之處,面對威力溢位的弩槍範圍性打擊,無論怎麼堆防禦或是人海戰術都不是最佳的應對措施,畢竟弩槍的傷害屬於溢位性打擊,只要距離合適哪怕是盾衛頂在前面也扛不住弩槍正面一擊,盾牌鎧甲扛的住裡面的人也扛不住。
傷害無解,要想在戰場上面對這樣的攻擊方式活下來,就只有捨棄軍陣式的衝鋒選擇更加離散的衝鋒方式,這樣或許不能減低弩槍的殺傷力,但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傷亡人數,面對大寧的床弩軍團洗地一般的打擊還保持軍陣衝鋒那是嫌棄對方殺的還不夠爽,弩槍可以穿過第一個人就可以穿過三個人五個人。
歷史上八牛弩更多的是做威懾用的,或者說就是用來對付一些棘手目標的,比如戰車馬車之類的東西,一發下去人車馬牛皆碎。
站在一起完全是嫌棄對方殺傷力不夠和自己命太長。
“如果這個時候寧帥和他的人在的話,可能更簡單了……或者說只要有五萬騎兵,那麼這一戰老夫拼著被大都督降罪也要將這些強留在怛羅斯城下了。
如果有三萬雷豹軍團,甚至我們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他們......”陳慶看著眼前的戰場略帶感慨的說到,這已經不是計較損失的時候了,就他的眼光來看拼著五萬戰損便可以將這二十萬全數留在這裡,那麼這個損失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既然能在極低的戰損下全殲對方有生力量,神經病和腦子有泡的人才會選擇放對方一條生路。
雖然陳慶也不得不承認阿拉伯帝國做出的選擇是極為聰明的,放棄軍陣放棄陣營的確有效的降低了床弩軍團的殺傷力,但是這樣的安排對付不了騎兵啊,沒有陣型沒有組織排程,騎兵面對這樣的敵人,甚至都不用減速能全速從陣前破到陣尾,戰場之上一旦限制不住騎兵的速度那麼和找死沒什麼區別。
“陳帥可是有了解決之法......”蘇方烈看著陳慶,林寒說的是更簡單,並不是沒辦法對付,也就表示陳慶有辦法讓牽制住對方,讓對方無法出現在怛羅斯城下。
“雖然麻煩卻也不是太麻煩,蘇將軍可知青林軍憑什麼躋身於我大寧四大兵種之一?
赤焰軍憑藉的是無可匹敵的攻擊,玄甲軍靠的是不動如山的防禦,雷豹軍團依仗的是無與倫比的速度,青林軍靠的又是什麼?”
陳慶反問著蘇方烈,而他的臉上少有帶著一種傲然,那是一種同為強者我為巔峰的驕傲,陳慶在林寒帳下一直都是低調的,好像什麼事兒都能幹的了,卻又什麼事兒也不突出,就好像一個萬金油,需要配合的時候陳慶和青林軍既可以配合寧冷打突襲也能配合飛天軍搞追擊,也可以和盾衛配合打防守反擊。
這還不是陳慶和青林軍的作用,真要是遇到什麼問題,交給青林軍解決,陳慶又能很好的解決......蘇方烈愣了一下,若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