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月流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九章 何以應對,回到古代當贅婿,逆月流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穆陽和林寒這是覺得朝堂之上還不夠熱鬧?雖然林倬也明白恐怕這件事是一個巧合的產物,怨也怨不得穆陽和林寒,兩人一個帶著二十萬人和草原狼族五十萬死磕,一個帶著八千人和五萬人死磕。
稍有疏漏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萬人要跑,沒個十萬人圍追堵截而且還在大草原上怎麼也能跑的了,還真怨不得林寒和穆陽!
很快一份情報三人就傳閱完畢了,看到情報的三人臉色都凝重了起來,混到了他們這個程度的很清楚這份情報所說的情況有多麼嚴重。
“既然都看過了不知道三位愛卿可有什麼解決辦法?”
趙宏完全一副甩手掌櫃的態度對在場的三人說到,他的腦海中不由得響起了林寒曾經和他說過的話,先皇留下人就是讓用的,皇位坐的越久他越發的察覺到這句話的好處,就像現在,趙宏看到林倬三人一臉凝重他就感到莫名的舒心。
“恕老臣直言,雖然老臣乃一介文人帶兵打仗之事並不熟絡,但老臣還是想說定襄城是幹什麼吃的,當初建立定襄新城之意就是禦敵於外,現如今卻讓狼族鐵騎鑽了空子,三萬狼族鐵騎又不是蒼蠅竟然可以眼睜睜的放任三萬狼騎入關,定襄城守將當誅!”
林倬一板一眼的說到,話鋒直指將門,他是百官之首雖然知道恐怕這一次狼族鐵騎兵臨長安其中定然有緣故,但該有的態度一定要有。
“林愛卿有所不知,草原狼族原有五萬鐵騎起目的是圍攻定襄城,定襄城雖然乃禦敵於外的最後一道防線,但今我大寧主力正與狼族主力於朔方城前對峙,定襄城守軍據朕所知不過八千,八千人守住定襄城已然不易,是不是如此薛大人?”
趙宏不爽的看了一眼林倬,他讓林倬來這裡不是糾結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算是定襄城守將該殺也不是這個時候殺的,更何況在趙宏看來定襄城八千守五萬還幹掉了兩萬,這怎麼看都是有功而非有過啊。
“陛下所言極是,林大人有所不知,八千精銳守城面對五萬狼族鐵騎也只能力保定襄城不失,如今殺敵兩萬已然是大勝一場,如果讓他們貿然出城阻擊,恐怕八千步兵對三萬騎兵不說能否取勝,恐怕定襄城也有陷落之患,老臣斗膽以為定襄城守將此番舉措並無不妥,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薛君侯看了一眼林倬沉聲說道,趙宏或許看不出來,但他知道林倬這麼說並不是真想把定襄城守將怎麼樣,只是擺明一種態度罷了。
臨陣殺將絕不是一個明智之舉,更何況殺的還是一個有功之臣!
“薛大人此言有理......”
果然林倬並沒有在這件事上糾纏下去,欠了欠身子說道。
“好了,定襄城守將的事情以後在說,朕現在說的是眼下這件事,三萬狼族入關內不是一件小事,我們當何以應對?”
趙宏拍板算是暫時給定襄城的事情下了一個定論,他更在乎的是三萬狼族鐵騎的事情。
“老臣不懂戰事此事還需要薛帥與寧帥兩位元帥定奪......”
林倬的語氣一轉找了一個由頭將問題拋給了薛君侯和寧鋒,林倬和林寒是一個層次的智者說別人不知道他趙宏會信,說林倬不知道怎麼辦,趙宏第一個不信。
薛君侯和寧鋒互相對視了一眼,最終還是薛君侯站了出來,這件事可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這麼簡單,搞不好是要背鍋的。沒看到林倬這隻老狐狸都在想方設法的躲麼?
薛君侯作為趙宏的國丈這口鍋要是他來背在合適不過了。
“老臣以為既然狼族鐵騎的目標是長安城的話我們主動出擊圍追堵截遲早會落入狼族的節奏,這樣一來對大寧來說是極其不利的,所以我們不如層層堵截在長安城下以逸待勞,屆時狼族鐵騎的戰鬥力會進一步下降,敵人人困馬乏,我方以逸待勞,這樣一來大寧必將取勝!”
薛君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事實上這也是處理這種突發事件的最穩妥的辦法了,就好像安史之亂前期大唐所採取的方式一樣!
大唐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計策的緣故而是唐玄宗腦子進水了聽信了讒言將主將給殺了,可以說大唐由盛轉衰這口黑鍋絕對不是楊貴妃的而是實打實屬於唐玄宗的,也是他這一舉動葬送一個堪比秦漢的盛世。
在場的大寧君臣不知道歷史的教訓,而薛君侯也只是單純的站在將領的角度做出了他的判斷,以逸待勞等著狼族勞師以遠,依仗著長安城直接打就是了,不就三萬人麼?禁軍合圍玄甲軍硬砍就是了。
騎兵的剋星就是重步兵,大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