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神機妙算(甜寵),墨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番唾沫橫飛的辯論之後,成帝慢悠悠的端起茶杯,吹了吹,卻是餵給了在他身旁坐著的皇后。冷冷掃視了一眼眾人,他一字一句道:“錦鸞是皇后的嫡親嫡親妹妹,自然也是朕的妹、妹。”
他直接用了方才擬定的這個封號稱呼張家的十七姑娘,對於群臣來說,這就已經是此事皇帝已有定論,無可更改的意思。而那加重的“妹妹”二字,就是對方才那些用惡意去揣測妙妙和皇家——特別是他本人以後的關係的人的警告與訓斥。
也就是說,皇帝這種看似腦袋一熱的冊封,實際上卻是在自!證!清!白!
明軒並不是妻管嚴,而他的妻子也並非那種悍婦。明軒也知道他家璨璨並不會誤會他對一個小嬰兒起了什麼心思,可是明軒就是忍不住想要替自己洗脫這種嫌疑。
這是屬於他們夫妻之間的一點默契,世人都說成帝不設後宮蓋因皇后兇悍,可是說出去可能沒有人會相信——張家璨璨的的確確是沒有鬥過一次所謂“小三”的。
無論是明軒的表妹,還是和他一起長大的宮女,抑或是朝中重臣家中的女兒,這些人明軒統統沒有讓她們鬧到皇后眼前的意思,所有的爛桃花,都是他自己默默給狠辣的摧殘掉的。
將妻妹冊封成郡主,的確不像是一個明君所為。今日但凡是他的妻子換了一個孃家,抑或是他換了一位妻子,明軒都不會如此行事的。可是他和張璨璨已經成親七載,他對他的妻子和妻子的家族瞭解的愈發的充分。明軒篤信錦鸞郡主這個封號對於張家來說,有或者沒有都沒有太大差別,張家無人會藉此生事,所以他會這般“荒唐”。
成帝的話就宛若一盆冰水澆在了木炭上,剎那之間,方才唾沫橫飛辯論的兩派人都戛然而止。成帝那雙驟然冰冷的眼眸彷彿能看透他們心底的齷齪,方才反對得最歡的幾人霎時不敢出聲。
於是,張家的十七姑娘在“國師親自賜名”之後,又因為成為了大安的異姓郡主而狠狠出了一把風頭。
可是,對於張家的這位十七姑娘張妙妙來說,在她洗三宴上縱然再是喧囂吵鬧,卻遠遠沒有她娘頸上掛著的一串鮮紅的瑪瑙瓔珞胸珠更能引起她的興趣。小小的嬰孩原本被包裹的嚴嚴實實,這會兒卻掙脫出一隻小手來,那隻小小的爪爪探向了她家孃親的胸口,握住一顆上面滾圓鮮紅的瑪瑙,也不用力,就這麼一握一放,自得其樂。
張家的大夫人抱著自家小姑娘,一方面為她能得國師取名而欣喜,一方面卻又因為明軒那神來一筆的冊封而憂心忡忡。事實上,張家大夫人一邊偏心眼的覺得自家小女兒什麼樣的福氣都受得起,一邊卻又看透了善妒的人心。
嘆了一口氣,張家大夫人只能抱緊了自己懷裡弱小可憐的小姑娘,不求這孩子能如國師所言,最終貴不可言,只求這孩子可以平安長大,日後得個如意的夫婿,再生幾個乖巧可愛的孩子。
張家大老爺和大夫人成親數載,養育了兩女一子,早已有了十足的默契。如今看著自家夫人黛眉微蹙,大老爺便知道自家夫人心中所想。伸手將夫人和小女兒一道擁入懷裡,大老爺無聲的安慰著他心中忐忑的妻子。
大安之中素有傳言,說少年福緣太盛終歸不是長久之相。張家大老爺卻對此嗤之以鼻,他身為男兒,自然會護自己的妻子兒女,他的閨女,怕什麼太盛的福緣呢?
顧尋川不屑洞察人心,卻並非看不懂人心。在算天塔內,他透過水鏡看著張家宅院裡發生的一切。將目光落在隱含擔憂的張家大老爺和大夫人身上,顧尋川沉默了半晌,卻近乎是嘆息。
他一向隨心而為,並不理會世俗看法。可是如果他的這種張揚任性會傷害到他家小紅鸞,抑或是他家小紅鸞的家人呢?在此之前的漫長歲月,顧尋川踏著時光和殘酷一路走來,旁人的心情對於他來說是最無所謂的事情。可是如今不同了,他看著憂心忡忡的那對老夫婦,心中難得的湧起幾許愧怍。
心裡反思了一下自己這般行事會給是小紅鸞和她的家人帶來的影響,顧尋川抿了抿唇,最終卻沒有說話。
他覺得自己不對勁——分明最初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紅鸞星動的時候只覺驚奇,而每日觀測這顆小紅鸞的動向,乃至插手人間之事,只為了讓她周遭始終星光閃耀,這些都是無聊時候的消遣。可是今日呢?什麼時候開始,他已經被影響到這個程度了?
顧尋川心中忽然湧起一股煩躁,他揮手擊碎水鏡,將承諾給那隻丹頂鶴和白鶴的靈魚丟在門口,顧尋川閉上了眼睛,第一次在自己分明沒有睡意的時候強迫自己入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