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神機妙算(甜寵),墨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日是顧尋川入學的第一天,張家大老爺也不可能教給他太過深奧的東西,因為顧尋川的情況特殊,雖然他已然六歲,這個年紀擱在大安的其他人家,早就過了孩童開蒙的年歲。譬如在張家,妙妙作為一個小女孩,卻也是三歲就已經開始讀書習字了的了。
而顧尋川長在算天塔,張家大老爺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程度,所以只能先給侄子孫子們佈下了功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抄寫背誦或者是寫文章,這才踱步到了顧尋川身邊,輕咳了一聲,充滿了先生威嚴的對顧尋川說道:“可識字?”
顧尋川是識字的,於是他衝著張家大老爺點了點頭。
張家大老爺從他左手邊上的書案上抽出了一張宣紙,繼續道:“寫幾個字來瞧瞧。”
眼前這位是她家小紅鸞的父親,顧尋川成為國師許久,哪怕是沒有成為國師的時候,也不曾有過被人頤氣指使的時刻。不過他也沒有太過在意,只是依言拿起了筆。他剛剛入座,還沒有來得及研墨,於是就從妙妙身前的硯臺之中蘸了一些。
妙妙原本是在專心致志的練字的,小姑娘做起事情來是一貫的認真,總是全神貫注的樣子。忽然伸到她面前的手小小的嚇了她一跳,不過順著那隻手看去,看見的便是昨日那個阿孃讓自己照顧他的小哥哥,於是作為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妙妙將硯臺往顧尋川那邊推了推,一如方才的描紅本一般。
顧尋川看似將全部的注意力都凝結於筆端,實際上卻是一直在分心觀察著他家小紅鸞。方才小姑娘的表情柔軟而親暱,彷彿和他分享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顧尋川的心情驟然變得很好,冷不防一滴墨順著他的筆尖落在潔白的宣紙上,綻開了一朵小小的墨花。
那墨花突兀的印在紙上,不過顧尋川絲毫沒有在意,抬手起筆便按在了那朵黑色的小花上。
妙妙。
兩個字凌然出現在紙上,筆墨勾連的樣子。萬物之中墨痕最為纖細柔弱,可是眼前這兩個字,卻彷彿狠狠地嵌在了紙上。像是張家大老爺這樣的常年浸淫在書畫之中的人物,是一眼就能夠看出寫下此字的人定然腕力指力不俗,非十年之功不可成。
若非是親眼看見這兩個字出現在眼前這個只有六歲的男孩手中,張家大老爺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能夠有如此功力的。
可是現在並不是欣賞顧尋川的字型好看與否的時候。這個顧家失而復得的小子寫下的是他家閨女的名字,而相同的字型,三年之前張家大老爺分明是看過的,就在那個白鶴童子給他們送來的錦囊裝的那頁紙上。
這是,他女兒的名字,國師給取的名字。
給自家小寶貝兒取名字,結果被人中途截胡了的這件事是張家大老爺心中永遠的“痛”,如今看見顧尋川的字型,張家大老爺也就是不是河豚,若說他和河豚能扯上一些親緣關係,那此刻他一定已經氣得渾身尖刺都炸開了。
抽出了顧尋川寫好的那張紙,張家大老爺三下兩下的將之撕扯乾淨,而後生硬的繼續道:“既然識字,那讀過哪些書?”
當年顧丞相也在算天塔內待了許多年,雖然他並沒有將算天塔內的事情和旁人提及,但是最他那樣的年紀,見過的書籍數量甚至不比他身為當世大儒的師父少多少,就足矣證明算天塔內定有不凡之處。
而顧尋川也是和顧佑安同是在算天塔內出來,有顧尋川他“爹”在算天塔中的兩年作對比,張家大老爺摸不準這孩子是和他爹一樣,是個飽覽群書的,還是學識都比不過如今張家家學之中幾個年僅四歲,剛剛開蒙了的孩子。
而顧尋川頂著張家大老爺期盼的目光,十分平靜而誠實的說道:“我沒讀過書。”
顧尋川當然沒有讀過書,他在算天塔內的日子單調至極,並非沒有消遣,而是顧尋川並不需要消遣。他不覺得寂寞,自然不必尋找什麼東西卻消磨太過漫長的時間。而讀書,對於不必考取功名的顧尋川來說,那不是消遣又是什麼呢?
這個回答十分乾脆,張家大老爺微微頓了頓,不過面上到底沒有露出失望來。張家大老爺明白,算天塔內一慣神秘,可是各人有各人的緣法,顧佑安入內能學到許多知識,可是他的兒子卻未必了。
不過沒學也不打緊,張家大老爺教授過張家的許多子弟,如今可謂是經驗豐富了。顧尋川雖然情況特殊,不過張家大老爺只是思索片刻,針對“怎麼教導顧家次子”的這件事情,張家大老爺心中也有了成算。
張家家學之內的每個人的學習進度都不盡相同,但是張家大老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