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無音訊春暉招疑 讀捷報震驚群臣,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700年四月十五,清晨,陽光透過端扆殿的雕花窗欞,灑在了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朝臣們按照慣例,早早地聚集在殿內,等待著朝會的開始。隨著一聲清脆的鐘聲響起,武則天緩緩步入大殿,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殿下的群臣。

朝會如往常一樣進行,文武百官依次出列,彙報著各自的政務。然而,今日的朝會卻因為張易之的一番話而變得不同尋常。

張易之步出佇列,聲音清晰而堅定:“陛下,李春暉將軍出征西域已久,至今音信全無。臣以為,是否應當派遣朝中監察御史前去調查?李春暉平日口若懸河,實則並無實才,更無將才。”

張昌宗緊隨其後,出列補充道:“陛下,李春暉離開神都已三月有餘,會不會全軍覆沒,或是兵敗投降吐蕃,成為第二個李陵,臣等不得而知。請求陛下儘快派人查清真相,以正視聽。”

宋之問也出列,語氣中帶著幾分憂慮:“李大人年輕氣盛、爭強好鬥,但出征西域不同於在朝內,吐蕃和西突厥是不會手下留情的。李大人這麼長時間沒有軍情報告,確實值得懷疑。”

武三思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李大人這麼久沒有音訊,著實是個問題。但回想上次李大人去會州、幷州處理婁將軍後事的行事風格,也同現在一樣,從這一點看,我們再耐心幾日等待吧。”

武懿宗也出列,語氣堅定:“李大人去解安西四鎮之圍,路途遙遠,任務艱難,超常人想象,這些應該不容懷疑。我也有理由覺得李大人是在盡力而為,但至今沒有成效,所以並沒有發回戰報。”

魏元忠則顯得義憤填膺:“剛才張易之、張昌宗所言,純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大人忠心耿耿,陛下欽點,領命掛帥,李大人一個退縮的眼神都沒有,我魏元忠當時看得真真切切。如果張易之、張昌宗覺得李大人有問題,難以勝任陛下之重託,為什麼當時不阻止?”

最後,狄仁傑出列,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將在外,所遇之情況千差萬別,我們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這是何故?陛下,老臣以為,從李大人處理婁將軍後事這件事來看,陛下選人英明,慧眼識珠。李大人至今沒有戰報,不能說明什麼,只能說明我們朝中存在一些不能為陛下分憂、不能主動請纓去戰的庸人。老臣老矣,尚且請戰,李大人這樣的後生,領命而去時,其他人默不作聲,臣百思不得其解。”

朝堂上的氣氛一時緊張,武則天的眉頭微微皺起,她的目光在群臣之間來回掃視,似乎在思索著什麼。最終,她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相信李春暉的忠誠與能力,朕會再給他一些時間。至於朝中的議論,朕希望諸位能夠以國家大局為重,不要無端猜疑,更不要在朝堂之上製造不必要的紛爭。退朝!”

就在武則天宣佈退朝的同時,端扆殿外的一陣急促腳步聲打破了殿內的寧靜。一名侍衛疾步跑進大殿,喘著粗氣,聲音洪亮地喊道:“陛下!李大人西域戰報到!”這突如其來的訊息如同一道驚雷,在端扆殿內迴盪,所有的目光瞬間集中在了侍衛手中的牛皮郵袋上。

殿前官迅速上前,接過郵袋,正準備開啟念出其中的內容,卻被一位突然出現的文官大臣打斷。這位大臣從殿前官手中拿過郵袋,他的動作迅速而優雅,然後他跪拜在武則天面前,朗聲說道:“陛下,臣李春暉向您報到!”

整個端扆殿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驚呆了。

他們的目光集中在這位突然出現的官員身上:他身穿略顯褪色的官服,上面似乎還沾有泥漿的汙漬,臉上的硃砂顏色也沒有完全洗淨,但他的眼神清澈,身姿挺拔,正是李春暉無疑!

原來,李春暉一行人在《靈飛真經》中記載的疾風術的加持下,以驚人的速度穿越了千山萬水,比朝庭的軍郵差役更早一步回到了神都,正趕上朝會。

他沒有時間更換衣物,也沒有時間清洗,直接來到了端扆殿。由於他站在最後一排,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他默默地聽著殿內的議論,心中五味雜陳。

當李春暉看到殿前官拿出了戰報,他知道,這是他站出來的時候了。他決定親自讀出這份戰報,以證明他的清白和忠誠。

武則天和滿朝文武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李春暉的下文。李春暉緩緩站起身,從郵袋中取出了戰報,他的聲音在大殿中迴響:“陛下,臣李春暉不負聖命,西域之戰,我軍大獲全勝。吐蕃和西突厥的聯軍已被擊潰,安西四鎮得以保全。臣特此前來,向陛下親報戰果。”

李春暉拿出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