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裹兒大婚盡奢華 神都燭光亮如晝,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洛陽的東宮,重光門被裝點得格外華麗,以迎接即將到來的盛大婚禮。夕陽的餘暉灑在金色的門楣上,映照出一片璀璨的光輝。門樓上掛著紅色的綢緞,兩旁排列著盛開的牡丹花籃,花香四溢,與喜慶的氛圍相得益彰。門楣下,兩排宮燈高懸,燭火在微風中搖曳,預示著夜晚的光明與溫暖。
李裹兒將從重光門出發,乘坐華麗的花轎,前往兩里路遠的天津橋南的武三思梁王府。
這兩里長路,花燭如長龍般延伸,點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們的笑臉。看熱鬧的民眾擠滿了道路兩旁,他們歡呼著,鼓掌著,為這場即將開始的盛大的婚禮增添了無限的生氣與喜悅。
在重光門外,武三思夫婦帶著武崇訓等候著開門的一刻。武三思身著莊重的禮服,妻子則身著華貴的服飾,兩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武崇訓則身著紅色婚服,頭戴黑色紗帽,英俊瀟灑,他的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武三思環顧四周,然後高聲命令道:“今日是我兒崇訓與安樂郡主大喜之日,特邀請各位才子賦《花燭行》,為婚禮助興。”
李嶠、蘇味道、沈佺期、宋之問、徐彥伯、張說、閻朝隱、崔融、崔湜、鄭愔等一眾詞人應聲而出,他們或執筆沉思,或即興吟詠,一首首讚美花燭、祝福新人的詩篇在筆下流淌,為這場婚禮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
東宮裡,李顯夫婦與李旦及女眷、太平公主夫婦,其他王族一起說笑著,李裹兒與兄弟姐妹們聚集在一起,說笑著,分享著這份喜悅。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為李裹兒即將開始的新生活感到高興與期待。
而在鳳鶴宮中,武則天也感受到了這份喜悅。她坐在寶座上,面帶微笑,對身邊的張易之和張昌宗說:“今日是我孫女的大喜之日,你們也去東宮看看熱鬧,把喜氣帶回來給朕。”
張易之和張昌宗領命,帶著隨從匆匆趕往東宮。他們的到來,為婚禮增添了更多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然黑了下來,在洛陽東宮的重光門下,朝廷禮官的聲音穿透了喜慶而期待的空氣中,他高聲宣佈:“吉時已到,新娘上轎起程!” 這一刻,整個場面彷彿被魔法定格,隨後又在禮官的聲音落下後恢復了生動。
新娘李裹兒,在侍女的攙扶下,步出了精心佈置的閨房。她身著一襲金絲繡鳳的紅嫁衣,頭戴珠光寶氣的鳳冠,面遮精緻的紅蓋頭,每一步都顯得莊重而又優雅。她的出現,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為她的絕世風華所折服。
紅綢鋪就的通道兩旁,站立著兩排身著盛裝的宮女和太監,他們手持花籃,隨著新娘的步伐,紛紛灑下五彩斑斕的花瓣,如同天女散花,為新娘的行進之路增添了一份夢幻般的色彩。
新娘的花轎由八名健壯的轎伕抬著,轎身雕龍畫鳳,金碧輝煌。花轎緩緩升起,隨著一聲鑼響,起程的號角吹響,整個隊伍開始緩緩移動。樂隊奏起了歡快的樂曲,鑼鼓聲、絲竹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
道路兩旁,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他們歡呼著,鼓掌著,為新娘的離去和即將開始的新生活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爭搶著從花轎旁飄落的花瓣,臉上洋溢著天真無邪的笑容。
隨著花轎緩緩前行,沿途的花燭被一一點亮,火光映照著每個人的臉,溫暖而又明亮。這一路上,花燭的光芒與星光交相輝映,照亮了新娘通往新生活的道路。
李顯和韋氏目送著女兒的離去,他們的眼中既有不捨,也有祝福。李顯輕聲對韋氏說:“裹兒終於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人生。”
韋氏緊緊握住李顯的手,眼中含著淚光:“是啊,我們的裹兒一定會幸福的。”
而在鳳鶴宮中,武則天也站在窗前,遠遠地望著重光門方向的天空的光亮和聽著鑼鼓喧天的聲響,她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這場婚禮,必將成為洛陽城中流傳千古的佳話。”
整個洛陽城,在這個夜晚,都沉浸在這場盛大婚禮的喜悅之中,共同見證著李裹兒和武崇訓這對新人的甜蜜時刻。
在洛陽東宮的重光門下,朝廷禮官的聲音穿透了喜慶而期待的空氣,他高聲宣佈:“吉時已到,新娘上轎起程!”隨著這聲宣佈,婚禮的序幕正式拉開。
李裹兒,在侍女的攙扶下,步出了精心佈置的閨房。她的紅嫁衣上繡著金絲鳳凰,頭戴珠光寶氣的鳳冠,面遮精緻的紅蓋頭,每一步都顯得莊重而優雅。她被引領至花轎前,花轎裝飾華麗,轎簾上繡著吉祥的圖案,四周掛著紅色的絲帶和金色的鈴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