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章 白馬寺內尋經文 永珍神宮平地起,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春暉的元神離開寢宮,穿過層層迷霧,這一次,他附身於薛懷義,感受著他從一介草民到權傾朝野的轉變。
在武則天的寵愛下,薛懷義不再是那個在市井中叫賣的藥販,而是皇宮中的常客,女皇身邊的紅人。某日,他站在皇宮的高臺之上,俯瞰著洛陽城的繁華景象,心中卻生出了一絲不滿——他所居住的寺廟破敗狹小,與他現今的身份地位極不相符。
他轉身,步入武則天的寢宮,以一種溫和而又充滿智慧的語調,向女皇提出了自己的請求:“陛下,臣所居住的寺廟已破舊不堪,規模狹小,不足以展現我朝的威儀。臣有意前往白馬寺,重修廟宇,以弘揚佛法,教化眾生。”
武則天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她欣賞薛懷義的野心與遠見,隨即下令:“朕準你所請,命人重修白馬寺,並敕命你為主持,望你不負朕望,廣揚佛法,造福於民。”
不久,白馬寺在武則天的敕令下煥然一新,薛懷義成為了這座名寺的主持。他引領著洛陽的僧侶法明、處一等,在宮中誦經唸佛,為女皇祈福。他出入皇宮,乘坐著宮中的廄馬,身後跟隨著宦官侍從,武氏諸王及朝中官員見他無不禮讓有加,尊稱他為“薛師”。
由此也就出現了此前武承嗣武三思為薛懷義鞍前馬後爭相拍馬屁的故事。
彼時的武則天還沒有登基,武承嗣、武三思他們還在為武則天登基,在不遺餘力宣傳造勢和不遺餘力地誅殺李氏皇族和大臣。
薛懷義,從賣草藥的貨郎,自從身份轉變成佛法高僧後,也在為武則天的登基在做輿論支援。
李春暉的元神穿過層層迷霧,來到了古樹參天,香菸繚繞的白馬寺。
在洛陽的白馬寺內,晨鐘暮鼓之間,薛懷義以僧侶之身,心懷天下,他的目光穿透了佛堂的香菸,落在了那一卷卷古老的經文上。
一日,薛懷義召集了寺中的高僧法明、處一等人,他們圍坐在經書架前,面色凝重。
“諸位,”薛懷義的聲音在靜謐的佛堂內響起,“我們需在佛經中尋找能為聖神皇帝登基提供經典依據的文獻。”
法明和尚合十答道:“薛師,佛經浩如煙海,要找到合適的經文,談何容易。”
薛懷義點頭:“但我們必須嘗試,為女皇,為天下。”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刻苦攻關,他們終於在層層疊疊的經卷中找到了一部名為《大雲經》的佛經。經文中記載著女主統治國家,最終成佛的故事,這不正是他們所尋求的嗎?
薛懷義緊握著經卷,對眾僧說:“我們找到了,這《大雲經》將為女皇登基提供正當的宗教依據。”
處一和尚疑惑道:“但經文深奧,世人難以理解,我們該如何普及其意?”
薛懷義沉思片刻,然後緩緩說道:“我們要編寫一部《大雲經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經文的深意闡述清楚,並與時下流行的彌勒信仰結合,宣揚女皇即是彌勒下生,天命所歸。”
在薛懷義的帶領下,他們不僅找到了《大雲經》,更創作了《大雲經疏》,將佛教教義與武則天的統治合法性巧妙結合。他們宣稱唐朝宗室衰微,武則天是彌勒佛的化身,註定要取代唐朝,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這份《大雲經疏》很快在民間流傳開來,為武則天提供了對抗儒家男尊女卑傳統觀念的思想武器,使她能夠名正言順地登上皇位,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李春暉的元神見證了薛懷義的政治智慧,穿越層層迷霧,來到了公元688年五月。
在洛陽紫微城的朝會上,氣氛莊嚴肅穆。朝廷重臣們分列兩排,等待著武則天的宣詔。陽光透過高高的殿頂,灑在金碧輝煌的殿堂之上,映照著文武百官的面容。
武則天,身著華貴的龍袍,頭戴帝冠,從珠簾後緩緩步出,她的面容沉靜而威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決斷。她站在寶座前,環視著殿下的群臣,聲音清晰而鏗鏘地宣佈:
“朕今日宣詔,決定拆除舊有的乾元殿,於原址之上,重建一座宏偉的明堂。這座明堂,將稱為永珍神宮,它不僅是我武周的象徵,更將是天下的中心,用以昭示我朝的繁榮與昌盛。”
群臣聽罷,無不震驚。乾元殿乃是隋唐時期的建築,歷史悠久,而今女皇卻要將其拆除重建,這是何等的氣魄與膽識。
武則天繼續說道:“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古代帝王佈政、祭祀的重要禮制建築。新建成的明堂,將高達三百尺,佔地十二千步,將成為世界歷史上體量最大的木質建築,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