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女皇立子試民意 三思無奈棄野心,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金碧輝煌的端扆殿之中,朝會已接近尾聲。陽光透過高高的窗欞,灑在光滑如鏡的大理石地面上,折射出斑斕的光影。殿前官的聲音在空曠的殿堂中迴盪,\"有事奏報,無事退朝。\" 隨著這聲令下,眾官員紛紛行禮,依次退出了大殿。他們的腳步聲逐漸遠去,直至大殿內只剩下迴音和幾縷飄渺的香菸。
武則天端坐在龍椅上,冷麵嚴肅,掃視著退朝的官員。她的目光如同銳利的箭矢,穿透了每一個人的心思。她忽然開口,命令侍衛道:\"叫武三思留下。\"
武三思聽到召喚,心中一緊,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揪住了他的心臟。他立刻回身,恭敬地站在女皇面前,如同一隻待宰的羔羊。武則天從龍椅旁拿起幾封密信,舉在手中,\"這些是你的手筆嗎?\"
武三思心知肚明是自己的親筆書信,面色一變,但很快恢復了平靜,\"姑母,侄兒知錯。\"
武則天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譏諷,幾分玩味,\"我瞭解你的性格,你野心勃勃,不甘人下。但你要明白,這是政治,不是家族私事。我不可能遷就你太久。\"
武三思心中一凜,再次低頭認錯,\"侄兒明白,只是心中有些不甘而已。\"
武則天站起身,走到武三思面前,她的身影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高大,\"三思,你很忠心,但不能只對我忠心。國有儲君,國有國法,你應該首先是對國君忠心,太子就是未來的國君。我希望你好自為之,凡事三思而行,為自己、為武姓的未來著想。\"
武三思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茫然,\"侄兒定不負姑母所望,從今往後對太子尊敬有加。\"
武則天道:\"你心有不甘,很像姑母性格,這沒有錯。這樣吧,姑母再考驗你一次,好讓你做太子之心徹底死去。\"
武三思抬起頭,眼中泛起行為的光芒,問道:\"請姑母明示,如何考驗?\"
\"賀蘭山邊關近日遭突厥部侵擾,有加劇之勢,需徵兵五萬應不時之需。你明日代行兵部職權,三日內完成兵員集結。\"武則天面無表情地說。
\"侄兒領旨,即刻去辦。\"武三思退出朝堂,疾步趕往兵部。他要先辦理招兵公文通告事項,再佈告天下。
洛陽,這座古老而繁華的都城,其城牆巍峨聳立,如同守護神般矗立在中原大地上。在一處城牆關口,人群熙熙攘攘,議論紛紛。城牆上,一張嶄新的徵兵通告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人們圍攏在通告前,有識字的便大聲朗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突厥屢犯邊境,百姓受苦,國家蒙塵。為保社稷安寧,邊疆穩固,特命宰相梁王武三思代行兵部尚書之職,徵召勇士五萬,以備不時之需。
凡我大唐子民,有志於報國者,可於三日之內,至各州縣報名。凡應徵入伍者,將享國家之厚祿,受百姓之敬仰。願我大周男兒,奮勇爭先,共赴國難。
此詔。
人群中,有的百姓搖頭,有的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
\"梁王代行兵部徵召?這可是前所未聞啊。\"一位老者捋著鬍鬚,眉頭緊鎖。
\"就是說啊,梁王對咱們百姓有何恩惠?咱們為何要跟著他去拼命?\"旁邊一箇中年漢子接話,聲音中帶著明顯的不滿。
\"不去,不去,誰知道這是不是又是什麼權謀之爭,咱們小老百姓,可不想被捲入其中。\"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揮著手,臉上寫滿了擔憂。
\"聽說梁王手段狠辣,若是咱們不去,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一個婦女拉著孩子的手,眼中滿是憂慮。
城牆下,議論聲漸漸高漲,但大多數百姓的態度卻是一致的——不去。他們擔心被捲入權勢鬥爭,擔心自己的安危,更擔心家人的將來。
就在這時,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官員走了過來,他站在人群前,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鄉親,我知道你們心中有疑慮,有擔憂。但請你們相信,這次徵兵是為了國家的安危,為了百姓的安寧。梁王代行兵部,也是皇帝的旨意,他必定會為你們提供最好的待遇,保障你們的安全。請大家放心,踴躍報名,為國家出一份力!\"
然而,儘管官員言辭懇切,百姓們的疑慮並未完全消除。他們依舊猶豫著,觀望著,心中充滿了不安和不確定。
城牆上,那張徵兵通告在風中輕輕搖曳,彷彿也在訴說著這個時代的動盪與不安。而百姓們的心,也在這動盪中搖擺不定,等待著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