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廣求賢才布詔書 二張兄弟冷眼觀,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一座繁華的城池,城門下的公告牌前,人群絡繹不絕。陽光灑在城牆上,將公告上的文字映照得格外醒目。百姓們紛紛駐足,凝神閱讀著這兩張由朝廷頒佈的重要公告。
第一張公告以正式的公文格式書寫,其文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治國之道,首在得人。今特頒詔書,廣求賢才,以充朝廷之用。凡我朝臣民,有以下之德者,許舉薦及自薦,直赴神都面試。
一、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為人淳樸厚道;
二、熟悉時事,瞭解國政;
三、精通儒學,可為師範;
四、文辭秀美,有撰述之才;
五、明辨是非,可委以重任;
六、志行修立,為鄉里所推崇。
朝廷將遣存撫使,遍訪四海,蒐羅人才,送至京城,由朕親試。凡合條件者,不拘一格,皆有錄用之望。
欽此。
百姓們對這詔書中的內容議論紛紛,有的點頭稱讚,有的交頭接耳,討論著誰人可當此殊榮。
緊接著,第二張公告同樣以公文格式,詳細宣佈了科舉制度的擴充套件:
繼述聖旨,廣開才路。朕思科舉取士,乃國家選材之大典。今特設新科,以廣納天下英才。
一、志烈秋霜科:獎賞志節堅貞之士;
二、足安邊科:選拔安邦定國之才;
三、才膺管樂科:尋求文武兼備之人;
四、直言極諫科:鼓勵忠言逆耳之士;
五、文辭雅麗科:選拔文采風流之才;
六、博學宏詞科:徵召博古通今之學。
各科考試,將定期舉行,選拔真才實學者,參加殿試。凡有志於此者,不分貴賤,皆可報名參加。
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這兩張公告如同晨鐘暮鼓,喚醒了無數士子心中的夢想,激起了他們投身科舉、報效國家的熱情。城門下的百姓漸漸散去,但公告上的文字,卻如同種子一般,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預示著一個充滿希望和機遇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在中書省府衙的幽深內室,燈火映照著忙碌的身影,李春暉與其他官員正沉浸在審閱各地推薦的人才簡歷之中。空氣中瀰漫著墨香與期待,每一頁翻動的紙張都承載著一個人才的未來與希望。
杜審言,目光在一份份簡歷上游移,最終停留在一份來自嶺南韶關的簡歷上。他的聲音帶著幾分讚歎:“這位張九齡,文采斐然,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春暉聞言,從案頭抬起頭來,接過簡歷細讀,眼中閃過一抹驚豔:“嶺南之地,山高水遠,竟有如此才子,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話音未落,另一位官員又遞上一份簡歷,語氣中帶著幾分興奮:“這位劉幽求,出自冀州武強,其論國策文章令人矚目,詩詞中自有一股凌雲壯志。”
“這位叫竇懷貞,鮮卑族,乃隋朝西平太守竇彥之孫,精讀《鬼谷子》之類書籍,謀略也是超越常人。”
在中書省一處幽靜的辦公場所內,張易之與張昌宗相對而坐,兩人面前的茶香嫋嫋升起,伴隨著淡淡的水汽,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然而,他們心中的波瀾卻與這份寧靜形成了鮮明對比。
張易之輕輕吹了吹茶水,抿了一口,眉頭微蹙,打破了沉默:“陛下致辭委任李春暉為正職,而不是我們,這分明是在告訴我們,李春暉已經對我們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張昌宗點頭,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確實,李春暉的崛起速度之快,讓人措手不及。我們必須找到辦法,否則他在朝中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大。”
張易之放下茶杯,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我們需要找到他的軟肋,只要有機會,就一舉擊破他的完美形象。”
張昌宗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李春暉雖然才華橫溢,但畢竟才露頭角,經驗不足。我們可以從他的過往入手,尋找他的弱點。”
“對,”張易之附和道,“我們還需要密切關注他的行動,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未必沒有漏洞。一旦發現問題,我們就可以透過合適的渠道,向陛下陳情。”
張昌宗點頭表示贊同:“此外,我們還可以聯絡一些不滿改革的官員,他們或許會成為我們的助力。”
兩人的對話在茶香中繼續,每一個字都充滿了策略與籌謀。他們知道,這場權力的較量,不僅是智慧的比拼,更是耐心與時機的把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