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嵩山封禪展威儀 緱山祭奠王子喬,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699年二月初十,武則天攜同張易之、張昌宗及狄仁傑、武懿宗、李嶠、蘇味道、張說、吉頊,以及各部尚書、奉宸府主要官員薛稷、員半千、郭元振、宋之問等,前往中嶽嵩山進行封禪大典。
封禪是中國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報告功績的重要儀式,武則天選擇嵩山作為封禪之地,有其特殊的政治和文化考量。
她崇尚周朝,以周朝後人自詡。嵩山位於天下之中,而泰山則是位於山東之地,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嵩山比泰山更能彰顯中原至尊的地位,嵩山本就是上古周朝的聖山,傳說周武王、周成王都曾經把祭祀之地選在了嵩山。
在武則天的心中,嵩山不僅僅是五嶽之中的中嶽,更是她心靈歸宿的象徵。她選擇在此地舉行封禪大典,既是對天地的敬仰,也是對自己執政理念的昭示。她希望透過這隆重的封禪儀式,向上天表明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治國理念,同時祈求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隨著封禪日子的臨近,武則天的心情愈發莊重而期待。她知道,這不僅是一場祭祀天地的儀式,更是她展示帝王威儀、加強政權合法性的機會。她要讓天下人看到,她作為女皇帝,同樣能夠承天受命,治理好這個國家。
在前往嵩山的路上,武則天的車隊緩緩行進,沿途百姓紛紛駐足觀看,有的還自發地獻上食物和鮮花,表達對女皇帝的敬愛和祝福。武則天坐在車中,透過窗簾的縫隙,望著那些樸實的面孔,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暗下決心,一定要為這些百姓謀福祉,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在封禪的前夜,武則天在臨時搭建的行宮中,與狄仁傑等人商討最後的儀式細節。她深知狄仁傑的才智和為人,對他的建議十分重視。狄仁傑也深感榮幸,能夠參與這樣重大的國事活動,他仔細地審視著每一個環節,確保萬無一失。
夜深了,武則天獨自一人走到行宮的庭院中,仰望星空,心中默默祈禱。她知道,明天的封禪大典將是她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時刻,她將站在嵩山之巔,與天地對話,向世人宣告自己的抱負和決心。
第二天,封禪大典如期舉行。武則天在文武百官、各地官員和百姓的簇擁下,登上了嵩山之巔。她身著華貴的禮服,頭戴帝冕,手持玉圭,莊嚴肅穆地站在祭壇前。隨著禮樂的奏起,封禪儀式正式開始。
武則天首先祭天,她向天空獻上祭品,宣讀祭文,表達了自己對天地的敬意和對國家的祝福。隨後,她又祭地,祈求大地賜予豐收和安寧。在儀式的最高潮,武則天宣佈大赦天下,免除了當年的租稅,令萬民歡騰。
武則天還命令,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以示她“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登封”與“告成”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天。
封禪大典結束後,武則天在群臣的簇擁下,緩緩下山。她知道,這場盛大的儀式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每個人的心中,她的形象和權威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時間已是接近黃昏,洛陽城外的龍門山在落日的餘暉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潑墨山水。武則天的隊伍在返回神都的途中,經過了長途跋涉,終於進入了偃師境內。隨著隊伍的行進,一座孤峰在平疇之上突兀而起,格外引人注目。
武則天坐在她的御輦之中,透過珠簾望向遠方,目光被那座孤峰所吸引。她輕聲問道:“那是何山,如此獨特,獨自屹立於這片平原之上?”
武懿宗騎馬靠近御輦,恭敬地回答:“啟稟陛下,那是緱山。”
武則天微微頷首,又問:“可是傳說中的王子喬昇仙之所?”
武懿宗答道:“正是。”
武則天眼中閃過一絲嚮往,她輕聲自語:“王子喬,昇仙之逸事,朕早有耳聞。今日得見此山,實為緣分。朕欲親臨其境,感受仙人遺風。”
隨即,她下令:“今晚,朕要在山中留宿,你們速去準備。”
隨行的官員和侍衛立刻行動起來,雖然天色已晚,但無人敢有怨言。他們知道武則天一旦決定,便不會輕易更改。
隊伍緩緩轉向,朝著緱山進發。隨著距離的縮短,緱山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山勢雖然不高,卻有一種超然的氣質,彷彿真的有一位仙人在此飛昇。
到達山腳下,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武則天命令不許停,直接去山頂。侍衛們在山頂的子晉祠中選擇屋舍做為武則天的臨時行宮。
到達山巔,武則天步出御輦,站在山巔,仰望星空,心中充滿了感慨。
她知道,自己雖然貴為天子,但在這歷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