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章 仁杰推薦張柬之 侯祥遇幸呈陽道,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翰音齋的寧靜午後,武則天品味著御廚精心準備的茶點,忽然想起了她的重臣狄仁傑,便問道:“狄國公走了沒有?”
張易之立刻回答:“回陛下,狄國公尚未離去,他正在府中的客房休息。他原本以為陛下也會回宮,準備等陛下離開後才敢動身。”
武則天微微一笑,說道:“去,召國公來這裡。他不必這麼多禮節,朕在這裡休息,他也不必拘束。一起用些點心,也算是朕對他的一點心意。”
張昌宗見機提議:“陛下,不如讓狄國公與我們下一局雙陸棋,以增雅興。”
武則天輕輕搖頭,笑著對張昌宗說:“六郎,你就不要再獻醜了。你那棋藝,哪裡是國公的對手。朕現在更想與國公談些國事,你們先退下吧。”
張易之和張昌宗領命,恭敬地退出了翰音齋,去請狄仁傑前來。武則天則靠在軟墊上,目光投向窗外的竹林,思緒飄向遠方。
不久,狄仁傑匆匆走進翰音齋,他的臉上帶著一絲謙遜的微笑,向武則天行禮:“臣狄仁傑,拜見陛下。”
武則天揮手示意他免禮,說道:“國公不必多禮,來,坐下與朕一起用些點心,邊吃邊談。”
狄仁傑依言坐下,宮女們隨即奉上精緻的點心和香茗。武則天與狄仁傑邊品嚐著美食,邊討論起國家大事,從政治到經濟,從軍事到民生,無所不包。
翰音齋內,午後的陽光溫暖而柔和,兩位帝國的棟樑在輕鬆的氛圍中交流著治國理政的智慧,為大唐的繁榮穩定出謀劃策。這一刻,翰音齋不僅是武則天休憩的地方,更成為了國家大計的策源地。
翰音齋內,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了室內的每一個角落,溫暖而又寧靜。武則天與狄仁傑相對而坐,品著香茗,桌上擺放著幾樣精緻的點心,氣氛輕鬆而又莊重。
武則天放下茶盞,轉向狄仁傑,問道:“國公,上次朕請教你,推薦能做宰相的人才,你心裡可有推薦人選了嗎?”
狄仁傑微微一笑,回答道:“陛下,臣上次不是已經推薦給您了嗎?看來還沒有得到任用啊?”
武則天略一沉吟,隨即笑道:“你是說張柬之嗎?國公,你不會當真吧?”
狄仁傑正色道:“談國事,臣從來不會有戲言。張柬之雖然年紀比陛下小一歲,比我年長五歲,但年紀並非衡量才能的標準。”
武則天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國公所言甚是,但宰相一職,關係到國家大政,不得不慎重。”
狄仁傑接著說:“陛下,如果您所要的是文采風流的人才,那麼宰臣李嶠、蘇味道便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您若一定要找出類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荊州長史張柬之了。張柬之年紀雖老,但卻有宰相之才。”
武則天聽後,沉思片刻,然後說:“我上次聽國公的話,已經升了他的官。”
狄仁傑解釋道:“陛下,升他官並非是升宰相,不算。”
武則天點頭,表示認同:“好,不能一步登天,明天我升他先作秋官侍郎看看吧!”
狄仁傑讚道:“陛下英明,任人唯賢,此乃我朝之福氣。”
武則天微微一笑,說道:“國公為國鞠躬盡瘁,這次嵩山封禪,旅途勞頓,先回去休養吧。朕也累了,今天就住奉宸府了。”
狄仁傑站起身來,行了一禮:“臣遵命,陛下也請保重身體。”
隨著狄仁傑的告辭,翰音齋內恢復了寧靜。武則天獨自坐在午後的陽光中,思考著國家的未來和人才的選拔,她的眼中閃爍著智慧和決斷的光芒。而翰音齋,見證了這次關乎國家大計的對話,也見證了武則天與她的忠臣之間深厚的信任與尊重。
傍晚時分,翰音齋內燈火通明,宮燈的柔光與夕陽的餘暉交織,營造出一種溫馨而又莊重的氛圍。武則天在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宴後,心情愉悅,便命人宣侯祥覲見。
不久,侯祥踏入了翰音齋。他身材魁梧,步伐堅定有力,整個人散發出一種威武健壯、帥氣陽剛的氣質。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氣,眼神中閃爍著堅定與忠誠。
武則天內心不禁生出幾分喜歡,她問道:“侯祥,你是家世如何,現居何職?”
侯祥聲音洪亮,回答道:“回陛下,臣家廟位於緱山附近,那裡也是唐三藏的出生地,離昇仙太子廟並不遙遠。目前臣任職禁衛軍幕僚。”
武則天點了點頭,又問:“那你進入奉宸府,想做內供奉的原因是什麼呢?”
侯祥微微一笑,回答道:“能成為內供奉,臣能更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