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章 殺蠻夷韋后議政 韋月將上書難堪,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天的熱氣在端扆殿內瀰漫,儘管殿內擺放著冰塊,但仍難以抵擋從敞開的大門湧入的熱浪。李顯坐在龍椅上,頭戴冕旒,身著龍袍,面帶微笑地聽著殿前官員的彙報。韋氏則坐在簾子後面,她的眼神透過簾縫,關注著朝會的一舉一動。
殿前官員的聲音洪亮而清晰:“啟奏陛下,廣州都督周仁軌傳來捷報,欽州蠻首寧承基兄弟已被斬首。”
李顯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太好了!皇后家仇這下總算報了!”他轉頭看向簾子後面,似乎在尋求韋氏的認同。
韋氏在簾子後面也是高興,她的嘴角微微上揚,但並沒有出聲。
這時,崔玄暐出列,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憂慮:“陛下,臣聞此事,覺有不妥。欽州蠻夷寧承基兄弟,雖做有冒犯朝廷之事,但早在二十年前就已歸順大唐,並且一直為大唐有效控制著南越。而朝廷竟然以為皇后之母報仇為名,不顧大國風範,誅殺寧承基兄弟,實屬有損大國顏面。”
韋氏一聽,非常生氣,她的臉色變得陰沉,雙手緊緊抓住了簾子。
李顯看了看韋氏的表情,然後說道:“崔愛卿所言過於偏激,把大國風範與皇后家仇混為一談。皇后家事,也可以說是國事。”
桓彥範也出列,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勸誡:“啟稟陛下,廣州都督周仁軌,出師剿滅蠻夷,天下人都看到了,一個歸附大唐二十餘載的蠻族首領,就這樣死了,恐怕其他蠻夷不服啊!”
韋氏的臉色更加難看,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怒火。
李顯卻顯得不以為然:“桓愛卿此言差矣,不要把所有的蠻夷混為一談,欽州蠻夷名義上歸順我朝,但實際是做出了傷我大唐的事情了,才被誅滅的。”
敬暉接著出列,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陛下,勞師動眾,為皇后報仇,出動的是國家的武力,受惠的是皇后私人,此乃公器私用之過!”
李顯一時語塞:“這……”
袁恕己也出列,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憂慮:“陛下,大唐江山的穩固需要像寧承基兄弟這樣的蠻夷,現在為了一個私人的仇恨,去誅殺一個蠻族,得不償失!”
李顯被這一連串的質疑弄得有些手足無措,他看向韋氏,希望她能給出一些指示。
韋氏終於開口,她的聲音透過簾子傳來,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陛下,各位愛卿的擔憂,本宮都聽到了。但寧承基兄弟的死,是因為他們背叛了大唐,而不是因為他們是蠻夷。大唐的威嚴不容侵犯,任何背叛大唐的人,都必須受到懲罰。這是大唐的法度,也是大唐的尊嚴。”
朝堂上的氣氛一時變得緊張,李顯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韋氏的話:“皇后說得對,大唐的法度不容侵犯,任何背叛大唐的人,都必須受到懲罰。”
隨著朝會的進行,武三思出列,他的聲音響亮:“陛下,臣以為,周仁軌剿滅欽州蠻夷,功勞顯著,一是為皇后報了仇,二是震懾了蠻夷地區,大唐的邊關將會更加牢固。因此,臣以為,應給予周仁軌嘉獎。”
李顯點了點頭,顯然對武三思的話表示贊同:“周仁軌在欽州處決罪大惡極蠻夷首領寧承基兄弟,功勞顯著,朕任命周仁軌為檢校幷州長史。”
檢校幷州長史則是一個檢校官職,意味著周仁軌將擁有監督幷州政務的權力。這一任命顯示了李顯對於周仁軌功績的認可,同時也反映了李顯試圖透過賞賜來鞏固自己的皇權和對功臣的控制。
韋氏在簾子後面聽到這一決定,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她知道,這一舉措不僅能夠鞏固自己的地位,還能夠進一步削弱政敵的勢力。
朝堂上的其他大臣們雖然有的面露憂慮,但在李顯的決定下,也無人敢於公開反對。
在端扆殿的朝會上,氣氛原本嚴肅而莊重,直到知匭使匆匆進入,打破了沉默。他手持一份上疏,神色凝重地向李顯稟報:“陛下,處士韋月將,有緊急上疏,內容涉及……”
知匭使唸到這裡不敢繼續唸了。
這個上疏之人韋月將,是武三思心腹、許州司功參軍鄭愔收買的,鄭愔讓他上疏,故意把矛頭對準武三思和韋氏,以男女私事激怒李顯,然後由武三思的人對韋月將進行審訊,然後韋月將供出幕後指使人就是張柬之他們。
朝廷上鴉雀無聲,李顯的眉頭緊鎖,他示意知匭使繼續:“念。”
知匭使清了清嗓子,開始朗讀上疏的內容:“陛下明鑑,臣韋月將雖身處草野,卻心繫朝廷。近日聽聞宮中流言蜚語,言武三思與韋氏私下交好,其行為不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