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初上朝
歲歲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8. 初上朝,與將軍親吻後運氣爆棚,歲歲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人高馬大的一品國公爺擋著他,後面有五大三粗的幾個武侯做陪襯,正適合他濫竽充數一陣子,學習一下如何應變對答。
太子殿下在最前排,一直與他的舅舅王丞相說話,並沒有搭理相隔甚遠的曲誠。
王丞相年過半百,卻老當益壯。眾人皆知,王丞相在做文官之前,曾是武將。曲誠在西北軍中時,也常聽老兵說起,丞相大人年少時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奪回城池的光輝事蹟。
說起來,他也算王丞相素昧蒙面的半個徒弟。
曲誠入城時頭一次見到真人,王丞相比他想象的要和藹可親,得知他讀過自己所書的兵法,還殷切的勉勵他,年輕有為,將來擔當守土開疆之任。
現在住的宅子,也是王丞相借給他住的。
“曲將軍,”曲誠聞聲回頭,見身後的武將湊上來,小聲道,“你過會兒需當心著些,我看宋御史一直在看你。”
曲誠不認識他,但看穿著的官服,是與他同級的三品武侯。
他禮貌的回以笑容,疑惑道,“我和宋御史沒說過話,當也沒什麼過節。”
“你第一次上朝,不瞭解宋御史的習慣。他開朝前總是看誰,過會兒就準得參誰。”
說話的是金侯爺,世襲的爵位,因為在其位不謀其政,經常被御史參,所以練就了一雙識別御史導向的火眼金睛,十發九準。
曲誠回想了一下來皇城後的種種,除了在沐侍郎家發生的失禮之事,並沒有什麼能讓御史去參的問題。
那姑娘說讓他忘了此事,全當沒有發生,難不成事後又覺得委屈,讓家人去御史處告他一狀?
金侯爺熱情的把心得分享給曲誠,“若不想麻煩上身,過會兒,宋御史無論參你什麼,你就聽著,萬不能回嘴。你有沒有理,不重要,態度最重要。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聽聽就過去了。”
“多謝,”曲誠心領金侯爺的好意,也不由得看了好幾眼宋御史所在的文官之列。
隨著太監一聲皇上駕到,眾臣下拜,早朝開始。
皇上沒怎麼睡醒,最近他心情煩躁,夜裡失眠,太醫院開的方子收效甚微。他十幾年如一日的問出相同的話,“眾愛卿可有事上奏?”
王丞相為文官之首,總是第一個說話,言簡意賅的把昨天各個地方報上來的國家大事陳述了一遍。
接著是各部尚書,左右侍郎,針對丞相陳述的國家大事,對答良策。
比起文官的差事繁雜,武官則簡單很多。如今西北戰事平息,國富民強,各地百姓安居樂業,安穩務農,積極生產,匪類絕跡。等西北傳來的戰報唸完,就只有年末武舉準備的相關事宜。
曲誠認真的聽,聽國事也聽對答,雖然大部分他都聽不懂。
“太子,今年的武舉,依舊由東宮來辦,李侍郎和曲將軍協助於你。”
曲誠突然被點名,剎那有些蒙。太子殿下說讓他安靜的聽,邊聽邊學,金吾衛是天子近衛,差事只有保衛皇城和皇宮的安全,其他事皇上也不會交代給他。
可武舉是個什麼情況?
他立刻上前一步,“末將領命。”
旁邊文臣之列,也站出來一個頗為年輕的官員,“臣定竭盡所能,協助太子殿下。”
皇上很滿意。
西北剛打了勝仗,武官地位大漲,很多學子都開始對武舉躍躍欲試。武舉的差事,其中涉及諸多權貴的利害關係,東宮負責最為公允,但其中瑣事諸多,只東宮恐有困難。協助的官員,吏部侍郎李然乃其職責所在,其餘的,最好不要和朝堂幾方勢力扯上關係。
可皇城百官,盤根錯節。家族傳代,兒女聯姻,師徒門生,很難找出個完全乾淨的。正想策略時,見百官熟悉的面孔中夾雜了一個新人,正是新任金吾衛主事將軍。
他對此少年的印象很好,有勇有謀,太子又看中他,未來可期,從西北軍中來,身家清白乾淨,正可藉此機會鍛鍊一下。
“太子,可有不妥?”皇上遲遲不見太子回話。
當然不妥!曲誠來皇城才幾天啊,金吾衛的副將是誰,都還沒認全呢,就讓他去操持武舉這麼出力不討好的事!
還有李然這個強迫症……
但李蒙心裡再不願意,也不能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反對父皇的決斷。他只得說,“兒臣想再尋一人協助,今科文狀元章明,雖戶部任職,然兒臣慕其精明強幹,可當今年武舉之任,望父皇應允。”
“可,”皇上想章家雖為世家,但子孫多入文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