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大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 第 3 章,穿回80年代擺地攤,特約大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萬當然不會傻傻的跟他們繞著小鎮走上一圈。
看見他們都在,都饞著呢,拐個彎就去了碼頭邊上。
這種時候,已經有些由於船隻問題,走不遠的小漁民已經打漁回來了。
開啟布包,鋪好就是一塊攤位了。
放上自家種的青菜,再把打回來的魚貨,手腳飛快的給分批堆放好,大的就用曬乾的稻草在魚鰓處穿出,繫上,讓人能拿著看,拿著走。
正在碼頭上等候登船的人們見他們剛回來,覺得新鮮,都會趁機挑上一點拿回家準備做晚飯。
想要小一點的魚,但是稻草又綁不過來時該怎麼辦?
交易了這麼久,碼頭上自有一套交易規則,遇到這種情況,買家就給攤主5分或一毛當做押金。
買家要的魚仔只要系不上,通通推進不同大小的竹筐內,讓他連筐帶走。
等人來退竹筐的時候,再把壓著的5分或一毛錢給退回去。
要是過了第二天還不來退,就預設買家要了那個竹筐。
要是說今天忘記拿了,後天再來退也是不行的,基本上都不認了。
而且如果說來退竹筐的人,不是昨天來給錢的買家,魚販們也是不退錢的!
誰知道是不是昨晚在家現編,今天來騙錢的!一個竹筐可不值五分!
好在,現在有不少出現在碼頭上的苦力,都是以村或鎮為單位聚集。
發展到如今,做得起來的,都在碼頭上租有房子作為辦公用地。
裡面不僅坐著在碼頭承接生意的老闆,還有天天都算不停的賬房。
所以有不少苦力都是有組織的,哪家貨運也不敢隨意欺負他們,開出來的價格還算公道。
能在碼頭上有一定人手的老闆,有不少都是和手底下的人從同一個村出來的。
在以前,碼頭還小的時候,都是一起打散工,幹背工的。
後來實在是被人欺負多了,同村的聚在一起吐槽多了,才聚在一起,覺得這樣任人欺負不行,就打算推出一個能說會道的出來做代表,省的被跑貨運的老闆欺負!
慢慢,隨著碼頭的吞吐量愈發的大了起來後,就成了老闆們。
他們也知道手下的人出來工作不容易,在租借來做公司的房子內,基本都會劃分一塊地,建一個到頂的木櫃給手底下的貨運工放東西。
所以有不少貨運工來碼頭幹活,在出門時,自己都會系一個小竹籠在腰間。
來的時候裡面放著一個長布包,很長的一種,套起來裝在籠內,需要的時候拉出來就可以做毛巾。
布包裡面一般都會放著一節空竹筒,就算是他們喝水用的水杯。
卸完一船的貨後,總會有點間隙給他們當休息的時間。
每當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拿著自己的竹筒去找水源,猛的灌水。
為了方便記那個竹筒是誰家的,每個櫃子都是分給專人使用的。
也就說,每個貨運工都有屬於自己的櫃子,當然,因為人多,僅限於上班的時候有這待遇。
到頂的木櫃很簡約,沒有小門能鎖住小櫃,保護貨運工的隱私。
但是它夠大,間隔出來的格子也夠多,每個格子足有一小節手臂深,使得來幹苦力的貨運工,基本上人人都能有個地方放自己的東西。
也更方便了不少貨運工在下班買魚的時候,直接拿出自己帶來的小竹簍裝魚。
壓錢在魚攤處買一框魚的情況大為減少。但魚灘處的竹簍還是不見少,天天都能見到有新的放出來。
至於是誰在要?額,大概魚攤老闆最知道。
楊萬在人堆中轉來轉去。看見碼頭攤位上擺賣的魚獲還是一如既往沒什麼變化。
在楊家鎮,許多人家家裡能用於駛出海,捕魚的漁船都是小到只能上一到兩人的木船。
所以在碼頭擺攤的,基本上都是些頭戴草帽,脖肩用廢舊布料圍起來防嗮的婦女,她們的丈夫要麼駕船出海捕魚,要麼就是歸來回家休息了,很少說會有主動留在碼頭幫忙的。
但不管怎麼賣,賣的是什麼,鋪開的攤位上擺著的除了魚,就是蝦蟹螺貝。
蝦蟹主要以對蝦、魁蚶、梭子蟹為主,周圍再擺上一些小型的魷魚、黃魚、鮑魚、海膽等處理好的海貨作為添頭,就是不少攤主擺攤的標配。
而堆放在攤位旁邊的紅盆中,又以蜆類佔絕大多數。
這都得厚於楊家鎮的地理位置,處在入海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