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邊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190,我回科場撈人上岸,斜陽邊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取。蘇侯雖誤斬我父親,但夫人亦為我擋了致命一劍、護我半生,或許造化弄人,有些事是宿命,但我們須跳出宿命,為自己而活。”

“你是蒙人,或許會與蘇家軍有血仇,但戰事是戰事,你們是你們。莫要為未知之事固步自封。即便為真,難道你就要拿起屠刀戮向我們?若真有血仇,我希望兩族能痛定思痛,一起阻止下一場殺戮,而不是將這仇恨世代沿襲,叫邊疆民不聊生,這便是恨應有的另一重願力。”

顧悄這還是第一次聽顧準說邊疆矛盾。

雖然這話有些理想化,但確實足以安撫瓔珞忐忑的內心。

自古邊疆多戰事,漢族尚和,蠻族好鬥。

漢人國力興盛時,或可震懾蠻族數十年,一旦王朝衰落,便又重複歷史的輪軌。

直到清朝,對付邊疆民族,採取武力震懾+一定程度自治的模式,才勉強穩定。

新中國的少數民族自治體制,無疑很好地解決了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隔閡矛盾,但這亦有一個前提,漢民族要足夠強大。

大寧窮兵黷武,國庫空耗,顯然不具備這個前提。

邊疆之戰,短期終不可止,顧準這話,說來純純是忽悠小姑娘的。

為了兒子討媳婦,老大人晚節不保,終是下了海。

但權威開口,效果不同凡響,無知小姑娘三言兩語就信了所謂的共創家園說。

顧慎也長長鬆了一口氣。

他嘴笨,八年來告白只會一句話,“我傾慕你,嫁給我可好?”

直到有次告白被拒,還被顧二看了個正著,他才惱羞成怒,遠走京師科舉去了。

哪知離得遠,思念卻更深,以至於寤寐思服,輾轉難眠。

苦熬了四年,還是二弟看不下去,助他往前踏了一步,破了這死局。

他露出一抹如釋重負的笑,輕輕一拳擊在弟弟肩頭,“謝了。”

顧二斂下眸中隱晦的遺憾,笑著回擊一拳,“恭喜!”

顧慎許久沒有見過顧悄,順帶給了他一個摸頭殺,“小弟也長大了。”

說話間,他從懷裡掏出一封蠟封的花箋,“這是謝大人託我帶回來的,想來也不會是給瑤瑤的。”

他說得含糊其辭,似是對兩個男子相戀有些不解,但也並沒有不滿之意。

倒是顧恪,伸手截下信,十分憤怒,“大哥,你糊塗,胳膊肘竟往外頭拐,虧我這般幫你……”

顧慎聽著他絮叨,一臉平靜,只等他說完,趁其不備奪回信,“君子坦蕩蕩,何必窺他人私事?”

顧恪簡直被吃得死死,垂死掙扎,“琰之怎麼是他人,他可是我弟弟。”

顧慎亦給他一記摸頭殺,“乖,你也是我弟弟,我就從來不窺你心事。你這般激動,是變相怨懟哥哥對你關心不夠?”

顧恪啞火了。

因為一不小心真被他戳中了心事。

他這個哥哥,在某些事上跟弟弟一樣遲鈍。

他深吸一口氣,慢慢撥出,平息心中鬱結,最終扯著顧悄,“傻蛋,還不快走,耽誤人談情說愛天打雷劈懂不懂?!”

為了不耽誤顧家老大培養感情, 顧宅上下十分有眼色地忙碌起來。

水雲嬤嬤帶著丫頭們忙大婚籌備,長晝管家則拎著三個小廝,在書房張羅著收禮下帖等往來雜務。

實在是來看熱鬧, 哦不, 來送賀禮的人太多, 多到快將顧家門檻踏平一層。

南直隸官場老油子都知道, 顧家面上榮光, 顧準復起唬唬休寧那些鄉巴佬還差不多,真到了隨手一個老頭都是二品退休的老國都,就不太夠看了。

何況賑災事, 他辦得不漂亮, 長子被點去國子監打雜, 這會竟又迎一介婢女作嫡長正妻, 這麼大熱鬧錯過今天再等十年,大家卯足了勁兒往顧氏塞禮, 就為大喜日爭一個前排吃瓜位。

這頭前前任吏部尚書張大人送來南海珊瑚喜上眉梢擺件,並帶話“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那頭老工部李大人不甘示弱, 攜兩袖清風,親自登門道喜,“我與顧大人數年同僚,必當首席與他把酒同歡?”

迎來送往,一派和諧。

直至現任應天府知府朱大人, 領著家奴擔來百斤沛縣特產沛公酒,要贊助婚禮一應酒水, 卻被告知“首席已滿,大人只能屈居二席”, 朱大人微笑擺手說著無妨,轉背卻暴捶大侄子豬頭,“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朱庭樟,要你何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影視世界從三十而已開始

隔壁劉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