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邊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224,我回科場撈人上岸,斜陽邊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是早已謀定退路。

他不由想起還京後與神宗的那場博弈。

彼時他帶回兩具屍身, 由太醫院掌院親自解剖檢驗。

幾番提毒試毒, 終於叫老掌院找到癥結。

如此迴天有門,終將明孝太子從閻王殿裡搶了回來。

保下太子,神宗心下大定, 這位鐵血一生的老者, 終於肯緩下步伐, 細思平生。

早年窮兵黷武, 晚年放任黨爭。

以至於耗盡太祖、高宗攢下的家底。

如今國庫連年虧空,天災接踵而至。

官員疲於應付, 百姓民不聊生。

對著滿案叫苦哭窮、訴民生多艱的密摺,神宗不得不躬省己過。

“天命有終,江山無期。”青年不卑不亢, 諍言擲地有聲。

“陛下也該放下舊事,看看大寧的未來了。”

夜漏將殘,燭火久燃。

燈芯徒出一截,發出“嗶啵”一聲。

光影搖曳,外間卻無人敢請旨進來剪燭。

長久的靜默後, 神宗終是放下手中緊攥的龍紋鎮紙,佝僂下繃緊的脊樑。

是啊, 天下終將是明孝太子的天下。

他不能留一個滿目瘡痍的王朝,叫本就病弱的兒子一生勞碌, 只為替他善後贖罪。

“這話只有你敢說,哼,也只有你能說。”

神宗凝視著年輕的緋衣御史,不過而立年紀,那雙眼卻如深淵,不可丈量。

自十四歲投誠以來,青年便如一柄冷刃。

無情無心,叫他用得極為趁手,也極為放心。

北司是他為青年量身增設。

也只有在青年手裡,北司才能將特權用到極致。

只是,繡春刀不過是障眼之法。

世人都忘了,這人卸下刀,還是大寧建朝以來,唯一在位十年不曾更易的都御史。

太祖建朝之初,一改歷朝御史臺之制,重設督察院。

並加賜掌院都御史二品官職,與六部尚書、大理寺卿、通政使共列九卿。

朝野只看得到品秩變化,卻看不明白都御史手中究竟有多大權力。

糾察百官,可緋衣面聖直接彈劾貪墨不法;考察官員,能直言褒貶左右四品以上官員任免;最重要的,是他手裡的密報網。

都御史掌握著皇帝安插在各地的線人,及其所呈包羅永珍的密摺。

上到河南春上下了幾場雨,下到屯田在沿海又被幾個兵卒吐槽。

神宗就是靠著這一封封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最為真實受用的密摺,勾連起一張龐大的資訊網,從而穩穩把控著整個帝國的執行走向。

而謝昭,則是這張網唯一的中樞。

神宗用他,因他有著抽離世外的冷靜,有著洞見先機的神妙。

更因他不止一次,曾替深陷局中的神宗撥開障目之葉。

歷史學博士,通曉歷朝歷代政本得失。

也自然能推衍預見將來。

不經意的二三語,總能令神宗撥雲見月、柳暗花明。

這樣一個人,無疑是化外奇才,可遇不可求。

這才是謝昭深受神宗倚重的根本。

“依卿所言,朕當如何調處朝野局勢,才能令民心重新依順?”

老人至今拉不下臉,承認自己執政有失,肯丟擲問題,已經是他作為上位者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了。

謝昭卻不答反問。

“陛下以為漢武帝、唐太宗如何?”

“當得上‘文韜武略,光炳千秋’八個字。”

神宗一雙三角眼精光聚斂,秦皇漢武,李唐趙宋,可都是他時常自比的千古一帝。

謝昭攏袖,素淨指尖握起剪燭的金剪。

“那陛下應知,武帝厲兵秣馬一生,狠挫匈奴,揚大漢國威,開百世太平。

可老來也曾下輪臺罪己詔,懺悔即位以來,狂悖靡費,使天下愁苦。

太宗創大唐盛世,萬國來朝,當得上‘天可汗’。

但在蝗災面前,也只能罪己祈願,寧可‘移災朕身,以存萬國’。

陛下緣何不效仿先聖,以退為進?

正己以正百僚,懷柔以平民怨,如此刮骨療傷,才能不傷根本。”

“大膽!”神宗果然震怒。

那枚沉重的龍紋鎮紙,終是砸到了謝昭肩上。

帝王之威,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影視世界從三十而已開始

隔壁劉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