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邊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173,我回科場撈人上岸,斜陽邊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放空了,只得叫咱們南直隸幾個州府往那邊貼, 州府沒糧了,商人自然搶著時機哄抬米價。”

大娘不幹了, 扔掉米袋就撒潑,“感情我們不是人,是牲口?”

老漢也不滿,“自古官商是一家,要不是這些官老爺們放出風去,商人怎麼知道咱們沒糧?抬價就算了,還敢拿這陳糧糊弄我們!”

儒生“噓——”了一聲,“莫要妄議。”

他壓低聲音,“我聽城南馮廩生說,府學都發不出俸了,這訊息恐怕捂也捂不住。”

顧勞斯同小夥伴們面面相覷,不約而同想到那三袋民脂民膏。

原來汪銘汪大人誠不欺我???

“甭管什麼價,趁著還有米買,能買就多買些吧。”

也不知是誰,嘆息一聲,“誰知道再過幾個月,又是怎麼個行情?”

馬車緩緩穿過集市,顧勞斯聽得十分困惑。

他向黃五求證,“我記得謝昭走前,曾與吳知府囑咐,加徵課稅之事能拖就拖,好逼泰王吐糧,怎麼最後還是殃及到各地?”

自太祖起,大寧就實行官民兩套完備的民糧儲備制度。

官倉由朝廷出資,詔令各縣設預備糧倉,收貯穀米以備荒年賑濟。

每年朝廷撥課稅定額充實倉儲,各地選富民任糧長管理糧食。

最為通行的管理法子,便是每年春末將陳糧貸給農戶,秋天回收等額新糧,餘下的農戶自留。

而民倉,則是市場行為,由大商人或家族自行建倉,管平日裡老百姓口糧供給。

咳,說起來也算是計劃經濟同市場經濟並行的初期模型。

只是這種糧食儲備機制,抗災能力卻並不理想。

但凡災年,主要癥結就是各地糧倉春上貸出去的糧全軍覆沒,不僅收不回,還會導致餘糧不足,無米可賑,於是只能調它處餘糧支援,別處餘糧也不寬裕呀,只好連夜加徵苛捐雜稅怒割韭菜。

這時候,如果再來個水旱蝗二次災害,那離天下大亂不遠矣。

今春山東、山西、河南三省有災,按理應調江浙、湖廣等產糧大區支援,神宗偏不。

他只撿著南直隸狂薅,本就另有用意。

約摸是想借泰王由頭,好發難太后一黨。

帝王權術最善持恆。太子一案上他吃癟,把柄落在太后手裡,自然不好聲張,於是另闢蹊徑,從別處下手。

顧準摸準他心思,只好做這個惡人。

他與謝大人一唱一和,一個令戶部加稅,一個令州府哭窮逃稅,以此轉嫁危機,將球踢給泰王,叫他從南直隸內庫,也就是遷都前的老皇倉找補。

顯然最後這找補,還是偷偷找到了老百姓頭上。

近日黃五光顧著埋頭苦讀,內情知道的也不比顧勞斯多多少。

他撩開車簾,望了眼那米鋪店招,沉吟道,“謝大人回京後,南都如銅牆鐵壁,一點訊息沒露給我,這事只得問你父親。”

他頓了頓,“只是我看米鋪子,是胡家分號。”

神宗曾因戰功親賜過黃、胡、周、沈四家皇商稱號。其中有“天下糧倉”之稱的最大糧商,便是胡家。

顧勞斯琢磨最近老爹來信,只有家長裡短和噓寒問暖。

被放牛的假太子默默嚥下一口老血。

他頓時化悲憤為力量,掏出最新出爐的《鄉試長線備考班精華》砸上小茶几,“去他的窗外家國事,我們眼裡只留聖賢書,衝吧少年們!”

黃五一臉菜色。

原疏小心將書往顧影朝方向推了推,“還是子初你先看吧。”

顧影朝圍笑,“這本書,不巧正是我校的。”

顧悄笑,“還有套詩經詳解,還有套時策案例分析,不日與你們見面,要搭配食用哦。”

原疏一腦袋磕上桌子,“哥,能不能讓我喘口氣!!!”

顧勞斯幽幽道,“弟,想想歲考的銀子,想想科考的鞭子,想想原家摩拳擦掌的叔叔和嬸子!”

簾子外頭,一道清脆女生鬼魅般接茬。

“原子野,再想想你欠我的一千五百兩彩禮錢。”

原疏一聽這聲音,恨不得找根褲腰帶上吊。

他用唇語詢問,“這姑奶奶怎麼還沒走?”

顧悄眨眨眼,“怎麼,你真想賴賬?女孩子的錢也忍心騙?”

原疏俊臉通紅,囁喏半天只羞恥憋出一句,“以後我會還她的。”

說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影視世界從三十而已開始

隔壁劉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