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登陸,分兵
愛吃鐵板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登陸,分兵,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愛吃鐵板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啟十一年六月初八,明軍兩支主力匯合後抵達相模外海。
因為不確定明軍在哪裡登陸,沿海城市太多了,加上龐大的大明海軍的威脅,所以倭國沒有在各個沿海城市部署防禦,而是全部後退到了原離海岸的地方。
相模這裡,只有一些用於警戒計程車兵。在發現明軍戰艦後,立刻就跑了。
因為早就確定了相模這裡作為登陸點,所以錦衣衛在這裡部署了不少人。
在發現倭國軍隊都跑了之後,立刻乘坐小船將訊息送到了朱良這裡。
確定沒有守軍,朱良也沒耽擱,直接下令登陸。
前鋒是朱良帶著的北軍的步營。
兩萬明軍登陸後,立刻控制了港口和相模城,然後就開始擴大登陸點,實在是這個港口太小了。
這一路明軍有京營北軍一個營,加上豹韜衛萬人以及一個騎兵營,還有整個南軍八萬餘人。
除去進攻四國島的一個營以及負責琉球的一個衛,總兵力有大約十一萬,還有一萬從各地守備軍調集的負責後勤的兵力。
這次沒有徵發民夫,除了是跨海作戰外,還有就是換裝後的明軍有相當一部分專門負責後勤的,加上一萬守備軍,足夠了。
即使真不夠,還可以徵召當地倭國人。
十幾萬人加上武器裝備和糧食等東西,總共用了八天才登陸完成。
不過這次遇到了徵南軍和平南軍相同的情況,大部分士兵都不適應海上航行,剛一上岸就吐的稀里嘩啦。特別是那些蒙古人和烏思藏人,一輩子都沒打過水戰,上岸後站都站不穩,連馬都是萎靡不振。
朱良之前瞭解過南洋戰事,也是知道會遇到這種情況,所以有所準備,帶來大批藥材。
同時明軍也停留在相模開始休整,瓊州水師則是開始回程運送其他南軍士兵。
一直休整到六月二十日,後續京營南軍都抵達了,才算恢復戰力。
朱良也是將所有營都指揮使以上軍官都召集過來,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目前第一批抵達的將士都已經恢復了,對於接下來的行動計劃,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
滿桂站起來說道,“這次來的都是換裝之後的主力,而且這第一批將士中有五萬騎兵,倭國人絕對擋不住。所以屬下覺得可以分兵四萬騎兵,一路兩萬人北上,佔領越前藩以及大阪等地,掃蕩本州島中部,將本州島割成兩部分。再分兵兩萬沿著海岸出發,佔領沿途的尾張藩、紀伊藩等地,兩路大軍再配合拿下京都,基本本州島南部主要城市就能拿下。”
朱良點點頭,“繼續!”
“是,至於咱們的主力三萬人,朝著江戶逼近,逼迫倭國軍隊決戰。為了保住關東平原這個主要產糧地,他們不得不將主力放在這裡,一旦這裡失守,他們的後勤補給將出大問題。”
對於滿桂的計劃,朱良很滿意,他也是這麼覺得,就倭國的戰力,不值得明軍集結太多兵力。
“可是倭國本州島除了關東平原,特別是北部山區很多,騎兵作戰不方便啊!”賀世賢疑問道。
“確實,這裡的地形不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但就以現在騎兵的裝備,下馬同樣能輕鬆打贏。之所以讓騎兵北上,是看中騎兵的速度,朝廷不希望在倭國耽擱太久。”
“滿桂說的沒錯,這小小的倭國要是耽擱太長時間,咱們的臉面也沒了!”
朱良就是這個意思,“那就這樣,京營南軍騎兵營由賀世賢帶著沿海掃蕩,草原騎兵營滿桂帶著北上。北軍一營和豹韜衛由本將帶著前往江戶。南軍三營和四營在相模這裡休整,十天後也朝著江戶出發,二營剩餘的三個衛將相模周邊的城池全部佔領,這是咱們的後勤基地,不容有失。”
“是!”
第二天,三路大軍陸續出發,二營的三個衛也開始佔領周邊地區。
與此同時,倭國這邊也在江戶這裡開會。
“明軍來勢洶洶,諸位可有良策!”長州藩領主問道。他很急,為了抵擋明軍,倭國各藩將兵力都集中到了關東平原,畢竟只有保住這裡,才有打贏的可能。
所以長州藩現在就是空的,他生怕老家出事。
不只是他,其他藩也是一樣。
“明軍登陸這麼多天,還沒出動,你們覺得他們的目標是哪裡?”
“肯定是咱們這邊,咱們知道關東平原的重要性,明軍也知道。”
“沒辦法,咱們野戰估計不是對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