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朕不在意再來一次抄家,上吊之前,崇禎掀桌,叫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餉、剿餉與練餉合稱為三餉,是明末原有田賦上加派,理論上是專款專用。遼餉為鎮壓建虜之用,剿餉為剿滅流賊之用,練餉為練邊軍之用。這種屬於臨時加派,完成事情之後就會取消加派。
其中遼餉始徵於萬曆四十六年,計劃到四十八年截止,全國除貴州等少數地區外,平均每畝土地加徵銀九厘。原本意思是多加徵一點,在兩年內解決遼東戰事,然後就不徵了。
結果遼東戰場上一敗塗地,建虜日益做大,這個遼餉壓根停不了。
隨後天災人禍,從天啟年間開始,爆發了奢安之亂,西南局勢糜爛,流賊大規模興起,如此種種,由楊嗣昌提議,加征剿餉,本來只是臨時徵收一年的,但是也根本停不下來。
並且還再根據楊嗣昌及督餉侍郎張伯鯨議,再開徵練餉,重建大明邊軍。
這三餉,因為局勢的糜爛,一直停不下來,並且加徵三餉又導致局勢更為糜爛,一直到大明滅亡也沒有根據承諾取消這臨時加派的田賦。
更搞笑的是,滿清入關之後,為了收買人心,多爾袞在順治元年,也就是入關這年,宣佈三餉害民而取消。但實際上,滿清卻在順治三年重新加徵三餉。
此時,崇禎皇帝下旨,明旨公告天下,不再徵收這三餉,如果以後還徵收的話,就等於自己打自己嘴巴了。用這種方式宣佈,基本上就等於真的不會再徵收三餉,斷了以後徵收三餉的可能性。
因此,範景文聽到這道旨意,頓時有些吃驚,連忙奏道:“陛下,若三餉一起取消,則諸事費用何來?”
崇禎皇帝聽了,當即冷笑一聲道:“那卿以為繼續加徵就有用麼?加徵九厘,可有一厘真得落到實處?不說別的,就說這練餉,加收之後邊軍將士就不拖欠軍餉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之後,又嚴厲說道:“還有,加徵九厘,有地之百姓真的只是付出九厘?朕得太祖皇帝提點,焉能不知地方上的事?”
不說地方官吏在加徵三餉的時候,趁機多攤牌派,撈取火耗之類,光是原本屬於那些地主權貴的該加派的三餉,大都也會轉移到有田地的自耕農身上,導致自耕農家破人亡,或者拋棄糧田去逃難。
在明末這個吏治非常腐敗的年代,朝堂地方上的各級官員,全都上下其手,任何向百姓的索取,都會被放大很多倍。少貪一點有分寸的官,那便是清官了。
範景文聽了,無言以對,不過心中也是無奈,國庫裡是真沒錢啊!
皇帝態度堅決,他只能躬身領旨道:“微臣遵旨!”
看他這樣子,崇禎皇帝心中又想到了一點,便再開口說道:“天下大亂,皆是治理不善導致民生多艱。再補充,凡每戶糧田百畝以下者,免徵田賦一年,並令各級官紳共度時艱,救濟周邊百姓,朕會以此評功過。”
“啊?”範景文沒想到皇帝不但取消加徵三餉,還區別對待,對每戶少於百畝糧田的還免稅一年,頓時驚訝出聲,連忙奏道,“陛下,糧田多者怕是免稅田為多,只徵百畝以上,怕是朝廷收不到銀,如何是好?”
邊上的方岳貢也是跟著奏道:“陛下,首輔大人所言極是,如此朝廷真收不到銀的。”
崇禎皇帝聽了,冷笑一聲道:“卿等以為不這樣就能收到銀了麼?國庫何時有過銀了?朝廷用度,朕在這兩日所得,儘可支撐。如有必需,皆向太子和皇后奏明,他們會撥的。但是誰要是敢伸手挪用貪腐這些銀子的,朕不在意再來一次抄家!”
如果寧武關救不下來,阻止不了李自成的話,大明朝也就沒了,還管那麼多?
這兩天將近千萬兩的收穫,不說支撐幾年,就只是用一年,也是足夠了。至於一年之後,要是穩住了局勢,錢沒了,反正刀在手,再找貪官汙吏便是!
剛才的旨意中,他也留了一個埋伏,以後去了地方,要是發現當地官吏的口碑不好,那就不要怪他已經下過旨意,該砍砍,該殺殺都不會手軟。
此時,範景文和方岳貢等人感受到皇帝話中的殺氣,又想著是太祖皇帝提點而不是別的皇帝,那可是六十兩就要剝皮充草的主,便不敢多話,連忙照著崇禎皇帝的意思擬旨。
從內閣出來,崇禎皇帝又在文華殿召見了太康伯張國紀,詢問錢莊事宜。這關係到出征將士,或者說新組建京營的將士能否安心的問題。和軍隊有關,他就非常關心。
張國紀也感覺到了皇帝的重視,當即一五一十地回奏,末了,他向崇禎皇帝奏道:“微臣以前沒做過這等事情,可知事關重大,不敢馬虎,就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