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章 對戰爭的準備,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構……不,完顏宗構,成為了宋(?)金之間溝通的橋樑。

雙方自然清楚,這樣的聯合,其實會很複雜。

因為趙佶那邊都不能算是一個政體,他只是漂泊在外的一個太上皇,身邊有幾個曾經的寵臣,行政力量幾乎沒有,軍政能力,也就只有那些。

雖然東南計程車紳們開始把一些希望放在他們身上,可是他們也清楚,那些士紳給錢給糧可能都沒問題,然而要他們旗幟鮮明的站出來支援太上皇,那是不可能的。

那是謀逆,要株連三族的。

雖然大宋對士大夫還有地主階層很是客氣,就算謀反估計也只是幹掉本人,不會對家族有什麼牽連,然而他們畢竟也沒到被逼上梁山的時候不是嗎?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趙佶他們有的只是一些錢糧,和一些暗中的幫助。

歸根結底還是要靠金人。

幸虧的是,趙桓趙諶父子的強勢,讓金人也開始覺得,和這樣的一個國家當鄰居,那可不是什麼好事,還是趙佶比較好。

如果滅掉了這兩父子,讓趙佶繼續當皇帝,那他們就算暫時吞不下大宋,那至少也可以保證金國的統治。

說穿了,大金不怕打仗,然而之前輸給大宋的那一場,確實也讓他們覺得害怕,尤其是趙諶的那支蕩寇軍。

只有一千人,卻在戰場上比滿萬的女真戰士還要可怕。

和趙諶對陣過的不管是粘罕這樣的名將,還是隻是側面對抗過的撻懶這樣的智者,他們都能感覺到,和趙諶的對抗,簡直就不是正常的打仗,他們慣用的鐵浮屠衝擊對方大陣,然後收割的戰術完全沒有用,因為根本就衝不開對方的防線!

隨著趙諶的休養生息,誰知道那樣的軍隊,趙諶手下還能有多少?

可惜的是,趙佶他們也完全不知道趙諶是怎麼做到的,蕩寇軍的軍械,或者說是火器的製作,在太子府是絕密,甚至大宋朝廷都並不掌握這種武器。

而在宋金諒解備忘錄的簽訂中,趙諶展現出來的態度也讓他們知道,這個大宋太子,根本就不想這麼和平下去。

他心目中的和平,和金國上下想的和平,其實差不多。

那就是至少得有一方當狗,毫無威脅,才能擁有和平。

而這一年多來對遼國故地的統治不太穩定,也讓他們知道,這樣繼續下去的話,大宋會越來越強大,而金國,會越來越虛弱。

所以在政治統治沒有太好進展的情況下,繼續用不斷的戰爭來強大自己,然後對付大宋,這才是唯一的道路。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麗就成了他們一個比較好的出兵物件。

畢竟現在金國附近雖然敵國也不少,然而西夏已經稱臣,西遼已經跑去中亞了,萌古高原上的那些部落又是零零散散的,就算金國再強,想要在那麼遼闊的草原上把萌古各部消滅掉,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也就只有打高麗了。

高麗也確實是個好物件,他們地盤不小,人口也不少,之前是跟著遼國混的,遼國滅了之後也沒有稱臣,而是依靠著地形死守,之前不打他們是因為大宋更好打,現在嘛,有了趙佶那邊的船隻支援,幹掉高麗,佔據朝鮮半島,取得海面上的進攻能力,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在定下了策略之後,金國很快就開始了他們的行動,不少附庸計程車兵都被徵召起來。

用這種附庸去打仗,可以讓他們得到滿足,同時也讓自己的統治變得更加穩固,這本身就是金國想要推行的打法。

高麗的噩夢,從這一天開始了。

當然了,這一切似乎和趙諶沒什麼關係。

在和西夏的和談結束後,趙諶離開了汴梁,回到了大名府。

軍事方面他並沒有放鬆過,整個河北在軍屯和皇莊全面開花之後,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大軍營,那些義軍分散出去就是一個個武裝的種子,雖然因為當義軍的時間不長,絕大部分義軍還是日子人,對現在的莊農生活很是滿意,然而本身就是經過戰爭摧殘的,對安穩生活的可能失去,那是絕對不能忍受!

這些義軍和那種已經在亂世裡混了十來年的義軍不一樣,那種義軍基本上已經很難脫離戰鬥成為日子人了,而這些義軍,卻還沒到那個地步。

他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是滿足。

而在之前幾個月的戰鬥中留下的鬥志和保護自己財富的能力,卻並沒有失去。

所以如果金兵真的打過來的話,趙諶只需要一道徵召令下去,那就不是十萬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