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章 新的選拔,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諶提出的意見很簡單。

以後那些大廠,或者說企業,會分成兩種。

純國營和公私合營的。

純國營的就是那種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比如糧食專賣,餘糧必須賣給國家,國家用平價買糧,平價出糧,保障基本的穩定,還有將來的銀行發鈔什麼的,那都得是純國營的,私人不能摻和。

還有類似現在鏡子這種,暴利的奢侈品,製造工藝又相對簡單的,或者是燧發槍這種關係到軍事的,都得是國營,私人不能沾。

而放在地方,則會有一些是公私合營的,比如準備逐步放開的鹽業、採礦,國營的也有,私人的也允許,總之有國營的兜底,私營的也不會因為壟斷而顯得吃相太難看。

在這些國營廠裡,拿出一部分的股份,給楊家折家這樣的將門,來維持他們代代的富貴。

看起來似乎不公平,但是這種事情現代也免不了——人家阿瑪入關的時候就把活都給幹了!

楊家折家放棄在這三地軍中的絕對掌控,獲得這三地煤礦、石英砂礦、石灰石這三種礦石收益的一成。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這三種礦產,以後任何時候都是用得上的,而且因為麟州煤礦質量好,基本都被國營廠給包圓了,根本就不愁銷路。

在扣除開支之後,現有礦山的利潤,每年達到數百萬貫之多。

分給他們兩家,就等於是每年數十萬貫的收入,這比他們之前每年獲得的收益,可要多上不少。

而且這樣一來,楊家折家的利益就算是和大宋朝廷繫結了,大宋也不會再忌諱他們,他們也不擔心大宋會卸磨殺驢。

要做的,只是讓出對這三地軍力的控制而已,到時候兩家子弟想從軍的從軍,想從商的從商,想讀書當官的也行,總之,就一步邁進勳貴階層了。

這可是軍人集團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不過雖然理論上是勳貴,實際上就是每年能獲得穩定收入,其他的位置什麼的,就不像現在這樣,世襲某地知州,不過也打破了他們的天花板,功勞大的話,還能轉型當文官呢。

去掉了他們的一些特權,卻給了穩定的收入和無限可能的未來。

說實話這已經算是很有誠意了!

所以在相互看了看之後,楊宗閔和折可求同時點了點頭,表示了對太子提議的同意。

接下來當然不會馬上有太大的變化,總之就是到時候朝廷戶部和他們簽下協議,趙桓用印把這個事情定下來,現在麟州等三地的軍事什麼的暫時也不會變,後面會慢慢的透過調動,實行一定的改變,兩家子弟有官職的,也會透過調動慢慢的進行流動。

這也算是大宋版的改土歸流了。

仔細想想,楊家和折家在大宋,真有點西南土司在大明的意思。

只不過他們並沒有土司那麼頑固,因為他們畢竟更漢化。

這樣一來,讓三州重新納入河東路的管轄範圍內,本身就是一個足夠好的訊號。

在兩人同意之後,趙諶立即派人發令,讓河東路的种師中派遣四個營,也就是兩千人進入華州,同時要求楊震和折彥文各派一千精銳到華州來,他將會從這四千人中,挑選最精銳的一千人,加入自己太子親軍的隊伍中!被淘汰的三千人,則會回到麟州駐防。

這一舉動,又是一個很明顯的訊號。

太子親軍接下來肯定就是國家的正規軍,還是正規軍裡地位最高的那種,現在能夠加入,不管對他們自己,還是對他們身後的家族,都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的。

更何況趙諶在通告裡還說了,要選拔的,就是那種騎術、馬上格鬥、地面上也同樣出色的好手,他麾下的遊奕軍可是有著足夠的空額的,需要的就是西軍中最好的好漢才能加入!

一時之間,不管是河東种師中的手下,還是麟州等地楊家折家的子弟,都紛紛的打算用自己最出色計程車兵,去爭取加入太子的麾下。

太子要從西軍中募軍。

太子要給麟州等地抽調士兵進入。

這兩件事背後所代表的意思,讓西軍的軍頭們都鬆了一口氣。

楊家折家能同意,必然是太子給了他們什麼好處,而這樣的好處,能給他們,自然就能給其他人!

在有了這樣的政治暗示之後,秦鳳路西軍的其他軍頭,心裡算是放鬆了一些,最起碼,看太子這個表態,朝廷和太子……還真沒有卸磨殺驢的意思。

就算卸磨,也不會把驢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