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利益的出讓
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利益的出讓,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這種事情,趙諶沒有任何負擔,當年三角貿易的時候,歐美不知道抓了多少奴隸賣錢,他們做得,我大宋難道就做不得?
而且抽空北方遊牧民族的青壯,同時還讓西夏也放一些血,對大宋來說好處就大了去了。
而西夏這種事情他們其實也沒少做,蒙古高原上的各種民族,都是被遼國鎮壓的,他們就是遼國最大的幫手。
這種事情的危險當然是有的,然而李仁忠卻並不在乎。
說穿了,大宋就算封鎖下去,西夏高層也不會餓死,但是中下層的西夏人如果活不下去,是會動搖他們統治的根基的。
而趙諶提出的這幾個主意,種棉花可以讓西夏的剩餘勞動力有事情可幹,進廠打工也是一樣,他們有事做,有收入,自然就會穩定一些,而軍方則可以透過抓奴隸來獲得利益,西夏的統治自然就會穩固很多。
不過對西夏高層來說,好處就比較有限了,雖然老百姓和軍方賺的錢,最終還是會透過各種方式回到他們手裡,可是畢竟慢了很多不是嗎?
“回到剛才的話題吧,歲幣沒得談,青鹽也不用談,我們取得的青鹽是賣給我們自己百姓的,你們也可以拿到青鹽給自己百姓吃,然而我們不會賣鹽給你們,你們也不能販私鹽過來,再說了,同樣的青鹽,你們販私鹽難道就會有什麼利潤嗎?”趙諶笑道。
李仁忠苦笑,確實,青鹽就在那裡,雙方的起步是一樣的,鹽的價格大宋現在已經逐漸走低了,因為大宋開始主動在鹽業上讓利,雖然鹽還是專賣,然而官鹽的價格和之前比起來下降了許多,這也讓私鹽沒有了什麼空間。
私鹽能夠存在,本身就是因為官鹽太貴,官鹽都降價了,私鹽還能有什麼優勢?
大宋有資格讓利,是因為他們現在開始從別的地方取得足夠的財政收入了,而為了壓制南方的經濟優勢,官鹽降價,也是一個好的手段。
畢竟南方不少人的財富,都是透過販賣私鹽獲得的。
對自己人都這麼狠,對西夏也不會心慈手軟。
“西域貿易,我們則可以談一談。”趙諶道。
李仁忠抬頭看著趙諶。
他對這個大宋太子已經一點都不敢小看了,這人看起來和氣,然而一刀刀的,下得也是真狠啊。
“西域貿易的利益,我們可以讓出三成。”趙諶道。
“三成是不是少了點?”李仁忠問。
西夏以前是幾乎壟斷了西域貿易的利益的,現在只給三成,確實有點少了……
“開玩笑,鏡子還有各種新的產品,必然會讓西域對我大宋的貨物需求量激增!而為了彌補貿易差距,他們也會販賣來更多的物品!西域有些東西我們還是需要的,比如硝石……這樣一來,貿易的數量會比以前增加很多,給你們三成,已經很多了!沒有我們的產品,你們西夏有什麼能參與到貿易中的?”趙諶不客氣的說。
李仁忠只能苦笑。
西夏能向外賣的東西確實不多,主要是藥材為主,柴胡、蓯蓉、大黃、紅花這些東西,然後就是各種畜牧,牛、馬、羊、駱駝之類的,雖然他們的手工業也不錯,可是很顯然的是,他們不管是瓷器還是漆器,都遠遠不能和大宋的出產相比,以前是壟斷,現在大宋也能直接和西域交易,有大宋的瓷器和漆器,誰還要他們的啊。
給他們三成,確實是給面子了。
“但是如何能確定三成的數量呢?”李仁忠問。
“那就看操作了,我們雙方可以在西域通道上設立關卡,同時關卡得是我們雙方都派遣吏員和官員,這樣可以對交易數額和收取的稅金進行詳細的記載,然後再按三七分成,這樣最公平,不至於相互隱瞞,互派官吏主要是為了查賬,所以雙方都必須保證對方官吏的人身安全才行。”趙諶道。
這是個很公平的提議,李仁忠並沒有什麼意見,至於大宋會不會趁著這個機會開展軍事行動,李仁忠倒不是太在意,畢竟關口肯定是設在雙方的非軍事重地上。
這樣一來,確實還是很公平的。
西域貿易的擴大,需要大宋的貨物,而西夏的加入,則可以讓這條商路變得更安全一些,雙方都可以出兵來保護這條商路的安全,商路安全了,商人來往自然就會更多一些,收益也就更多。
從西域貿易中得到的利益,當然就能滿足西夏高層的慾望。
趙諶提出的這幾條,算是很好的彌補了西夏財政上的損失,李仁忠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而且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