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西夏就靠你們了,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都可以做,陝西各地其實很適合種植棉花,我們可以僱人開荒,種植棉花,我的太子府全部收購,還有,陝西有石脂(石油),我這邊也可以大量收購,你們弄出來的石脂直接透過騾子驢子運到河東路和河北東路,然後可以順便把糧食運過去,加強流通和補充陝西各地的糧食,石脂這玩意我這裡有大量的用途,價錢你們不用擔心,一年一萬桶兩萬桶的,我都能吃下。”

“對了,鐵桶就可以裝石脂,不過需要塗漆才不會被腐蝕,陝西漆樹產地不少,正好,可以把這些東西也弄到手裡,總之有太子府牽頭,都不是事兒,漆這玩意也是能用得上的。”

“更何況你們還可以和楊家折家合作,集中騎兵去北方抓俘虜,反正我這裡都是按人頭給你們算錢。”

“雖然陝西也產鹽,不過那是國家的,你們沒法參與進來,可是其他的諸如石英砂、石灰石,麟州有的你們都有,一樣可以開礦,本太子這裡來者不拒,全部都要。”

“有了這些支柱產業,還怕你們沒收入嗎?”

趙諶果然一連出了好幾個主意,最關鍵的是,除了漆這個東西早就有人做了之外,石灰石、石英砂、石脂這些玩意以前是沒人做的,有太子府牽頭,很容易就能做起來。

石脂收集就是麻煩,難度一點都不高,老太太拿著羽毛慢慢收集都可以,數量雖然不會很多,可是基本上就是無本買賣,怎麼都是賺的。

棉花這個需要當地僱工,不過他們或多或少和當地大戶都有聯絡,或者說本身自己就是大戶,讓人改種棉花也很簡單,反正陝西那地兒良田不多,很多地方只能種各種亂七八糟的豆子,還不如種棉花,收入可就高多了。

至於石英砂石灰石這些東西的開採,是需要人力的,那就正好和從俘虜人口配套,雖然這樣會讓邊境一直衝突,可是不這樣做的時候,邊境的衝突少了嗎?

西軍支援汴梁的時候,西夏就在那裡趁火打劫,還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少數民族,這些人一般都跟風一樣,打完就跑,殺也殺不光。

可是抓俘虜就好辦了,組織騎兵,沒事就出去掃蕩一番,抓回來的那可是錢啊。

“還有馬匹牛羊這些東西,我們和金人翻臉了以後,想要從北邊大量買馬匹牛羊就難了,陝西這邊也可以幹這個。而且過一陣子,等我們強大了,就不想重新打通絲綢之路嗎?那可是真正賺錢的商道!”趙諶繼續道。

幾人連連點頭。

說實話誰不想打通絲綢之路啊?那邊可是藍海,商人來回走一趟往往就是暴利,不然盛唐為什麼吃飽了撐的一直往那邊打?還不是因為有好處?

以前不這麼幹,不是沒能力嗎。

可是太子真要是牽頭搞這個事,不就是個小小的西夏嗎,辦他!

敢和太子過不去,就是和我們西軍上下過不去!

等有了錢以後,各大軍頭能湊出來的聯軍,湊個有戰鬥力的十萬大軍,一點問題都不大。

看著興奮起來的幾人,趙諶笑了起來。

“西夏嘛,倒是不用打太多次,小小的懲戒一下就行了,集中兵力,讓姚古在後面給你們支援,狠狠的打上一仗,就說他們聯合金人進攻大宋,我們必須要懲罰,打完以後告訴他們,歲幣不會再送了,但是我大宋也可以給他們活路,生意還是可以繼續做的。”

劉錡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確實,西夏之前趁火打劫,可是大宋每年還要給他們歲幣,想想也是憋屈。

雖然說大宋給的歲幣,其實是划算的——因為不管是收了歲幣的西夏還是遼國,這錢最後還是和大宋換商品了,等於換了一道手就回來了,而且對西夏和遼國來說,歲幣是他們財政收入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斷了的話,怎麼也會亂一陣子。

這樣一來,大宋還肯和他們繼續做生意,那就很好操作了。

“西夏也很適合種棉花,告訴他們,如果種棉花的話,種多少,我大宋收多少,而且還可以按照棉花的數量,賣給他們平價的糧食,同時我會在陝西那裡開一些棉紡廠,需要工人,西夏的百姓可以來陝西打工賺錢,不願意就算了,這些崗位,我們大宋自己的子民都不夠分呢。”趙諶繼續道。

用軍事哪有用經濟控制來得容易。

斷了西夏的歲幣來源,他們又沒法打過來,就只能另外想辦法,種棉花會是一個好主意,雖然西夏的統治者也會想到如果種棉花範圍太大影響到糧食生產,萬一大宋不賣他們糧食了的嚴重後果,可是派人過來打工,就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