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章 兩個拳頭產品,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一個現代人,趙諶深刻的知道物流的重要性,說穿了,越是自給自足的地方,就越容易出現地方分離主義,這也正常,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個對自己毫無用處,可能還要貼補一些進去的人,對自己有什麼用?

除非是血緣親人,實在沒辦法。

所以中國古代的莊園經濟的時候,就是中國大分裂的開始,最典型的就是三國魏晉南北朝的時代,那個時候莊園塢堡是主流,一個家族佔據的地方,可能什麼都能自給自足,這種地方就是鐵板一塊,想要從裡面挖角都不容易。

一個野心家佔據了這麼一塊地方,就有可能形成獨立的勢力。

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普遍,莊園經濟瓦解,後面的哪怕是地方分離勢力,也都是以一個大區域為主,五代十國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勢力。

盛唐的崩潰,與其說是外族胡人將領亂搞,還不如說是地方分離主義進一步的加大。

安史之亂為什麼能搞起來?不就是因為河北人民都支援安祿山和史思明嗎。

為什麼會有這個情況呢?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盛唐為了維護西域交易的財富,不斷的從河北之地抽血投入到西域,再加上朝堂之上更多是被關隴貴族所把持,這樣一來,關東之地計程車紳得不到更進一步的空間,百姓不斷被抽血導致困苦,能和你中央朝廷同心同德才叫見鬼了。

如果盛唐從西域得到的財富能夠讓河北之地也得到巨大的好處,河北百姓吃飽了撐的跟著安祿山造反啊?

畢竟盛唐那會,百姓遠遠沒到吃不起飯的地步!

所以想要讓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各地更多的緊密聯絡在一起,就得讓誰都離不開誰才行。

不然就算是大明統一了天下,南北之間的分歧從洪武年開始就沒有消停過,最終形成了八旗在北方殺得屍山血海,南方依舊夜夜笙歌的局面。

造成這樣結果的關鍵,不就是北方必須從南方不斷的獲得糧食布匹,而南方沒有什麼需要從北方獲得的嗎?

實際上不是沒有,北方給南方提供的是安全,可是安全這東西,並不是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的切身利益,就算大明南方有不少有識之士,可是南方士紳作為一個整體,目光必然是短淺的。

京東東路這四個州,趙諶給他們出的主意就是,兩個拳頭產品——魚罐頭和棉花,魚罐頭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給內陸,棉花更是可以成為南方紡織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這樣一來,來往這四州的船隊和商隊,源源不斷的向這裡輸入煤爐、玻璃、糧食和成品棉衣,源源不斷的從這裡獲得海魚罐頭和棉花原料,物資流通起來了,這裡自然就繁華了。

就別說這裡還是很好的出海口,可以直達朝鮮等地,對付金國有著很好的戰略意義。

以朝鮮作為跳板,就可以登陸日本,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的財富,不光能夠作為將來發行紙幣的錨定物,同樣也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

雖然這裡不是趙諶管轄的地方,趙諶也得未雨綢繆才行。

聽了趙諶的話之後,趙明誠確實是很感興趣,畢竟有這兩個拳頭產品,就不擔心收不回財富,也不擔心其他地方運來的東西,會不斷的抽走山東這邊的財富了。

經濟要流動起來,才會活啊!

就別說這兩個產品,能吸納多少人力,老百姓有事做,能賺錢能吃飯,當然就會舒服很多,他這個地方官,也就舒服很多。

經濟發展會掩蓋很多社會矛盾——這同樣是一個真理。

“本太子這次回朝之後,會向父皇上奏說明重要性,可能會將這四州單獨隔離出來,組成一個新的路,然後讓你來負責這一路的民政,同時本太子之前招安的張榮等人,將會組成大宋皇家海軍,協助漁民們打造出海的船隻和拖網,同時保護他們的利益。罐頭廠也會在不久之後修建起來,這些具體的事情,就得靠你來治理了。”趙諶最後對趙明誠說。

趙明誠激動得渾身發抖,本來他這樣的官員,就算任期滿了,也多半是回朝當一個閒官,然後看有沒有機會管理具體事務,大宋朝養的官多,基本上任何一個官員都長期處在一個閒置、起用、罷免、起用、再閒置的一個怪圈裡,他這種當了幾年知州,然後就可以出任一路的主管,算是一個特例了。

雖然很明顯的,朝廷也最多就讓他當個都轉運使,從知州的從五品升成正五品,可是大宋的官員,光看品級是沒用的,還得看你在幹什麼!

能掌管一路財賦和吏治的都轉運使,許可權可比知州要大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