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海軍的創始人,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頭領對海上是否熟悉?”趙諶問道。

張榮一愣。

可憐他一個梁山泊裡的漁民,哪兒見過海啊。

“不曾。”張榮老老實實搖頭道。

“那你覺得,是在梁山泊裡打漁收益更多,還是出海打漁收益更多?”趙諶繼續問。

“出海打漁,需要大船,而且更加的危險,同時還有沒地方賣的問題,海邊的百姓吃魚常見,然而海魚不能放久,如何能賣入內陸?”張榮疑惑道。

“如果說朝廷在沿海設立工廠,凡是海魚,都能收購呢?”趙諶問道。

“那就不一樣了,海船出海打漁,收穫必然更多,梁山泊的魚雖然多,卻也都不算甚大,聽說海魚動輒數十斤,只不過出海需要新船隻,一般的漁民,只怕難以承擔。”張榮想了想之後道。

“說得有理,只不過沿海各地中,出海的盡是那些大戶豪商,他們與高麗、倭國等地交易,收穫鉅萬。然而這種做法,只是肥了那些大戶,對民生無益,若能組織漁民出海打漁,太子府也有辦法能夠行銷內地,讓內地平民盡數能吃上海魚,這種行為,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只不過太子府缺乏航海的人才,若你能在海邊為普通漁民做主,把他們團結起來,和太子府做生意,漁船出海多了,誰說不能取代那些豪商去做生意呢?更何況朝廷總歸是要出海的,海上有數不盡的財富,一來可以充實國庫,二來也可以容納大量百姓謀生!現在缺乏的,就是一支敢於戰鬥和出海的海軍!你和你的麾下,是否願意去做這件事?”趙諶問。

實際上大宋是有船舶司的,不過都是在江南,大部分在朱緬的控制下,以下南洋為主,不過大宋的水師雖然有著出色的技術和能力,卻很少主動出去做生意——畢竟坐在家裡,就有番商送錢來,何必自己這麼困苦呢?

所以大宋的船舶司,現在主要的任務就是製造大船,幫著宋徽宗運送花石綱……

如果真有一支久經風浪的海軍,大宋也不會這麼憋屈。

實際上到了南宋時代,大宋的水師也都沒有發揮出他們真正的作用,以至於崖山之戰反而被元軍水師打得全軍覆沒。

而趙諶想要讓大宋對海上態度改變,就得掌握這樣的一支力量。

張榮他們雖然是梁山泊的漁民,可是沿海有出海經驗的漁民不知道多少,需要的是一個能把他們籠絡起來的人。

“張榮,這會是太子府的一個大計劃……在山東一帶設定船廠,首先修建的是能出海打漁的漁船,配合罐頭廠出現收益,積累經驗之後,逐漸打造和鍛煉出一支海軍隊伍,揚帆出海,為我大宋取得源源不斷的財富!”趙諶道。

“太子府需要我等做什麼?”

張榮問道,他這個時候已經完全相信太子府的誠意了。

第一個條件,以前招安也就這樣了,甚至比招安的條件還好,畢竟以前招安,撐死了給為首的安排一些普通武職,手下也都是打散了分開,而現在讓他們繼續成一軍,還給出統制副統制等位置,確實非常有誠意。

而第二個條件,看起來有些辛苦,可是對於有雄心的張榮來說,則有著更多的吸引力!

揚帆出海——這可是張榮之前沒想過的大世面!

而且這樣的任務,明顯就更加的看重張榮和他的手下了,到時候他不光要負責保護漁民,讓他們的利益不受到損害,還會和太子府的罐頭廠形成合作,幾乎可以說是獨當一面了。

這是更重要的任務。

“感謝太子厚愛,我等還需要商議一下,不過太子府誠意如此之足,我等是一定願意招安的。”張榮站起來,唱了個諾,然後道。

趙諶點點頭:“至於具體的細則,太子府會有人來和你們詳談,畢竟罐頭廠要做起來,可是有著方方面面的需求,不光是靠你們打海魚上來就行的,包括造船廠什麼的,都需要重新建設,還有你們到時候可以代表太子府和海邊的漁民商談,看什麼樣的合作,能夠對雙方都有利。”

“說起造船,我有個兄弟,名叫鄭握,以前就是船舶司的工匠,善造大小船隻,只不過被提調官逼迫,讓他在限期內造出能運巨大花石綱的船隻,被他一怒之下殺了提調官,從此流落江湖,機緣巧合之下成了我的兄弟,此人對造船極為精熟,太子應該用得上。”張榮突然道。

“那就更好,本……太子府對所有工匠都非常看重,造船也是技術活,他既然有這技術,讓他監造出海的海船,也是一件好事啊。”

趙諶差點說禿嚕嘴,還好憋了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