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忠義軍的血肉長城,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忠義軍此番血戰,真是撼動天地!”

看完了种師道從前線發回來的戰報之後,趙諶不由得感嘆了起來。

趙桓也是一臉的感動,雖然這份情報他已經看過了,可是此時再看一次,依舊讓他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不過李孝忠率領的那十萬義軍,確實進行了足足半個月的,堪稱艱苦卓絕的抵抗!

斜也帶來的六萬大軍,都是金國的主力作戰部隊,而他身邊的猛將也不少,闍母、赤盞暉,這都是女真大將,而且他們在燕京休整了很久,各種器械也完備!

在鼓城那一片依山傍水的戰場上,李孝忠和他的十萬義軍,幾乎是頂著敵人的猛攻,不斷的用人命阻擊著金兵的進攻!

他們挖了無數條壕溝,在這些壕溝裡,他們可以快速集結,也可以快速撤退,然後用各種亂七八糟的拒馬之類的阻擋著對方的進攻,長矛兵死戰不退,弓箭手冒著箭雨和對方對射。

就算碰到金人精銳的披甲步兵,義軍們也都是豁出去和對方近身纏鬥,用兩個、三個,甚至是四個五個義軍的命,去換一條金兵披甲步兵的命!

而擅長水軍的張橫,則屢屢透過寢水和沱河,透過小船裝載引火之物,截斷金人的浮橋,讓金人的進攻後繼無力!

而每次這樣的操作,基本上都要付出數名甚至數十名死士的命!

畢竟用小船去焚燒對方的浮橋,也有很多應對的方法,在岸上用箭雨殺傷就是一個很好的效果。

總之,要阻擋金人的猛攻,缺乏甲冑,和一些制式兵器的義軍,很多時候只能拿命去拼!

幸虧透過水路,汴梁城那裡也支援來了不少火器,因為渡河需要卸甲,所以經常有義軍勇士抱著震天雷之類的火器,衝過去和金人同歸於盡!

在這樣悍不畏死的阻擊中,義軍損失慘重,半個月下來,有好幾支義軍部隊是全軍覆沒,剩下的義軍部隊基本上就沒有損失低於一成的!

足足兩萬河北男兒的鮮血,築成了鼓城的血肉長城!

就算是身經百戰的斜也,也第一次在兇悍的金兵臉上,看到了畏懼之意。

畢竟他們有退路,可是每次進攻,都會留下大量的屍體,這毫無疑問讓金兵覺得是一種不划算的事情!

更何況這種地形,也讓金兵打得很苦。

金兵需要先度過沱河,才能進攻對岸的忠義軍陣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首先就會受到不小的殺傷,而且地面上總是會被忠義軍趁夜佈下各種陷阱,現在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時候,水量充沛,地上哪怕只是挖個坑,都會形成不少的積水,在這樣的情況下,金兵重騎兵基本上沒有了用武之地,重步兵要過來都有些困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忠義軍的弓箭手們能獲得更大的成果。

這些弓箭手並不是成建制的,這讓弓箭手集中起來以後覆蓋性的殺傷減少了許多,然而這些弓箭手要麼就是獵戶,要麼就是弓箭社的弓手!

有宋一代,河北之地因為接近前線,又因為無險可守,所以民間有大量弓箭手結社,弓手數量極多,在仁宗時期,在朝廷註冊的就有六百多弓箭社,三萬多能開硬弓的弓手,這些年來雖然因為和遼國很是和平,這種風氣有所減弱,然而傳統,依舊還是在的。

河北平原、山區、森林、丘陵地帶都有,加上因為是前線,所以人口一直不算很多,兩百多萬人看起來不少,然而和江南有些路的人口甚至都近千萬比起來,確實不算什麼。

人口不多,野獸活動的範圍自然就大,面對這些野獸,弓箭當然是最好的武器,所以河北很多人弓術都很精通。

而這些人,基本上在河北當地都有一些家產,也頗有武力,金人南下的時候,逃亡集結的,基本上就是以這些人為主。

所以他們的弓術在這樣的對抗中,能起到巨大的效果。

動不動就是一支冷箭,取人性命。

就算穿了輕甲,也架不住人家專門朝著你頭射。

所以金兵的死亡率,也是相當高的。

攻打了半個月,忠義軍固然是死傷慘重,可是金兵也死了近萬,如果不是從燕京陸陸續續的又來了一些援軍,說不定忠義軍集結起來,還能打一些反擊戰。

弓箭手、水軍,成為了對抗金兵的主力。

而還有一些個人武藝精熟的漢子,被李孝忠一一編入了他的本部,分成若干小隊,遇到正面接戰的時候,他們就會悍勇的衝上去,哪怕和金兵同歸於盡,也要儘自己的一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