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圖窮匕見,三塊肥肉
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圖窮匕見,三塊肥肉,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桓雖然開心,不過還沒有得意忘形,看到趙諶對自己又使了一個眼色,立即就明白過來了。
“看到梅卿,想起如此剛正有力的大臣,卻被排斥在朝堂之外,在地方蹉跎數年,朕心中就極為憤怒!”
趙桓突然再次發難,讓朝堂的官員們再次愣住了!
官家你又要鬧哪樣啊!讓太子統領兵馬和抗金之事,戶部大地震,把前線和後方都掌握住了,現在還想要幹什麼?
好好的垂拱而治,把事情都交給我們這些忠臣去幹,不好嗎?
如果換了平時,百官可能還覺得沒什麼,畢竟趙桓就算突然提起什麼人,也應該是偶然,可是看今天,趙家父子一唱一和,還找了李綱當捧哏,先是讓趙諶實際上掌握了汴梁附近數十萬兵馬的直接掌控權,然後拿下了戶部,啟用了和他們不是一條路上的梅執禮……
不都是找個事情為由頭,然後慢慢的展現出真正的意圖的嗎?
先是讓趙諶講解現在的戰場局勢,說著說著,統領汴梁內外士兵的權力,就交到趙諶手裡了!
然後藉著趙諶噴李梲,噴著噴著,就把戶部拿到手裡了!
現在說起王黼……又要幹什麼呢?
趙諶統兵這件事上,捧哏是李綱,戶部的事情,捧哏的是梅執禮,那這件事……
這個時候,一個顫巍巍的老頭兒,走了出來。
百官看到此人,都不約而同的在心裡“哦”了一聲。
哦,原來是他啊,難怪。
此人正是大儒楊時。
北宋儒學算是發展到了一個極盛的時期,二程就是其中的代表,堪稱儒林宗師,理學的奠基人。
而楊時作為程門四大弟子之一,也是活得最久的一個,他現在已經七十三歲了,程門理學的繼承人裡,他現在就是地位最高資格最老的那一個。
活得久,就是老藝術家。
楊時還不是一般的老藝術家,作為現在大宋儒生中資格最老的一個,幾乎就可以說,他代表了儒家!
他在仕途上很一般,不過多年來教書育人,用桃李滿天下來形容也毫不誇張,而且性格忠直,六賊幾乎都被他懟過,所以多年沒能在朝中任官,現在也不過是一個從六品的著作郎,文學之臣而已。
然而他在儒林中的聲望,的確堪稱無人可比!
“官家。”楊時顫顫巍巍的行了一禮。
一時之間不知道多少官員在心裡撇嘴——大家誰不知道誰啊,別看這老頭子七十三了,可是精神比一般六十多的還好,昨天還中氣十足的罵六賊呢,這會裝什麼裝。
趙桓卻立即站了起來:“龜山先生有話請說。”
“官家,之前太學生上書,將蔡京等人斥為六賊,實在是再貼切不過,此六賊奉迎太上皇,多年矇蔽聖聽,以至於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之前太上皇下罪己詔,已經明白了六賊的可惡之處,雖然蔡京、童貫和朱緬已經逃亡南方,急切間難以捉拿,可是李彥、王黼與梁師成正在汴梁,何不拿下此三人,以律法治之,以讓天下知道,官家即位之後,銳意進取,天下士民必定歡欣鼓舞,能更好的一心協助官家抵禦金人!”楊時道。
聽了這話,百官心裡倒是鬆了一口氣。
說穿了,幹六賊,大家都想。
不管是主和還是主戰,在這個事情上,達成一致是很正常的事情。
實際上就算是歷史上,朝廷官員對六賊的態度也都是誅殺,別說什麼不殺大臣,都這個時候了,該殺還是要殺,只不過欽宗聽了耿南仲的忽悠,覺得這個先例不應該從自己身上開,所以只是將王黼李彥梁師成貶官,然後在路上殺掉,假託是被山賊殺掉的……
我大宋山賊和瘴氣是真多。
“龜山先生所言極是!此等人禍亂朝政,非一日所為!王黼之前更是想要逃離汴梁,不光心中無君無國,還沒有絲毫節氣!王宗濋!”
欽宗的舅舅,殿前都指揮使王宗濋立即站了出來。
“率領禁軍,將此三賊的家都封住了!捉拿王黼與李彥,交開封府處置!至於梁師成嘛……”
趙桓有些猶豫,梁師成的惡行並不是很彰顯,同時在趙桓是太子的時候,徽宗一直想用趙楷替代欽宗的位置,是梁師成竭力保護,才讓趙桓的位置比較穩固,趙桓比較是一個念舊情的人。
“父皇,兒臣有一言。”趙諶站了出來。
“諶兒快說。”趙桓道。
“父皇,梁師成雖然沒有表面的作惡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