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趙九妹的機會,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對斡離不的質問和撻懶的觀察,以及旁邊兀朮的虎視眈眈,趙構開始展現出了他的頭腦。

面對斡離不的問話,趙構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長嘆了一聲。

然後他才道:“二太子有所不知……我大宋太上皇,英明神武,多子多福,現在光是兒子,就有了三十二個,而成年的皇子中,除了兩個已經夭折的,還有七個,而構,就是這七個成年皇子中,年紀最小的那個。”

“今上趙桓,是太上皇的嫡長子,也是當之無愧的太子,然而素來言行無忌,處事浮躁,太上皇並不喜,更偏愛鄆王趙楷。而鄆王與構交好,所以也被今上所記恨。之前與貴軍商討合約,今上就想將鄆王送來貴軍營中為質,多半那個時候,就打了讓鄆王來貴軍這裡送死的念頭!”

趙構說到這裡,斡離不等人相互看了看,臉上都有鄙夷之色,畢竟他們這些人都算是一二代女真,在深山老林裡是吃夠了苦頭的,在那種地方,兄弟家人之間,必須要相互扶持,才能更好的活下去,對這種父子猜忌,兄弟相殘的戲碼,不說聞所未聞,最起碼也是在他們觀念中,算是極為罪大惡極之事了。

當然,斡離不等人並不知道,趙構之所以這樣說,正是因為平時閒談的時候聽斡離不說起過他們女真在深山老林裡當野人時候的一些事情,才將話頭引到了這上面。

“構當時並不知道今上本來就打算毀約,只是虛與委蛇,加上擔心鄆王在途中被今上派人截殺,念著兄弟之情,這才主動請纓,來貴軍營中為質,這一點,張相公也是知道的。”趙構道。

張邦昌也是個聰明人,說話也是很好聽的那種,不然歷史上也不會因為讓金人看得順眼,立他為楚王來佔據北宋故地,這種人一般來說,察言觀色和順水推舟的本事,那是足足的。

所以他立即點頭:“康王殿下說得沒錯,當時朝廷的出使文書都要發到鄆王府了,如不是康王主動出來接下這個任務,加上朝中大臣苦勸,官家這才收回了成命!”

趙構悽然道:“也正是因為是構前來,而不是鄆王,所以途中才沒有遭到截殺,也幸是來到了二太子的營中,構才能安然無恙到今日!”

斡離不搖了搖頭,嘆息道:“看來你也確實無辜,宋帝就是派人來送死的,你卻偏偏自己送上門來。”

“為了和鄆王的兄弟之情,構就算死在這裡,又能如何?可是二太子這些天的照顧,構還沒有回報,又如何能輕易去死呢?”

說到這裡,趙構朝著斡離不跪了下來,大聲道:“還請二太子將構綁了,送往前軍,就以構為人質,命令北方的宋軍讓開道路!讓二太子能遠離死地,構就算死了,也不再欠二太子的了!”

張邦昌一愣,心想康王你這是玩命啊,不過轉念一想,到了此時此刻,還有別的辦法嗎?

也只有先把金人哄好,再看接下來有沒有機會了!

所以他也立即跪了下來,朗聲道:“張某也願隨康王一道,以正心跡!”

斡離不臉上已經有了感動之色,兀朮雖然還是一臉怒氣,不過臉色也和緩了不少!

看到這兩人的臉色,趙構知道,今天的這一難,看來是可以糊弄過去了……

只不過斡離不猶豫,兀朮魯莽,可是坐在左側的那個撻懶,卻精明過人,不是好相與的!

果然,撻懶看著趙構和張邦昌,想了想,緩緩問道:“康王,聽你的意思,你們太上皇,對現在的皇帝,應該是很不滿了?”

趙構心中一突,硬著頭皮道:“正是如此,當初貴軍拿下了燕京,常勝軍投降,太上皇本來打算南巡,避開貴國的風頭,然而那趙桓卻藉機勾搭了步軍都虞侯何灌,禁絕內外,強迫太上皇禪讓給趙桓!當時鄆王也曾經想要入大內,看看太上皇是不是心甘情願,卻被何灌率軍阻擋,沒能成功,不然的話,太上皇到現在也不會退位!”

“諸位想想,如果不是被趙桓逼迫,太上皇已經禪位,為何不留在汴梁,靜待勤王大軍?為何要倉促的帶著幾名近臣逃出汴梁,將皇子與嬪妃都盡數的留在汴梁城裡?就算太上皇南巡,也沒有這麼倉促的道理!”

不得不說,趙構是真有幾分急智,把徽宗甩鍋的行為和因為膽小,老婆孩子都不要全部拋下跑去南方的做法,都歸結給了趙桓的逼迫……

可憐趙桓接受禪位的時候,也是大哭著被架上去的啊!

那可不是什麼惺惺作態,是真怕啊。

只不過這樣的神操作,正常人很難想到,所以斡離不和兀朮,包括精明強幹的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