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戰爭對政治的影響
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戰爭對政治的影響,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吾兒勇武,將士用命!野戰中擊潰金人三萬多大軍,斬首兩萬!實在是前所未有的大勝!”
大成殿上,趙桓滿臉紅光,大笑著說。
百官們也是紛紛交頭接耳,這個戰績傳回來的時候,所有人都為之震驚,因為之前宋軍雖然勝利其實也不少,但是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水分那叫一個多,尤其是童貫佔燕京那次,明明是大敗,最後是花錢請金人攻破燕京,還能吹成大勝……
而這次的勝利……
實際上也有很多人懷疑趙諶是不是謊報軍情,但是一想也完全沒必要,趙諶不是武將,不靠功勞升官,而且他就卡在金人的退路上,這個事情,應該是千真萬確的!
既然最大的戰果是真的,那麼斬首多少,也許有些水分,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下白時中等執政立即就是一頓頌揚,渾然忘記了自己之前力爭求和的醜態。
這一幕落在趙桓眼裡,又讓他對這些人的評價,拉低了幾分。
若不是吾兒力挽狂瀾,現在這些人,又將會是什麼樣的一種表現呢?
就在這個時候,白時中又出列了……
“官家,既然太子取得如此輝煌之大勝,金人又已經被斷絕後路,然而金人依舊有雄兵二十萬,難以殲滅。不如藉助這個機會,去金營議和,讓其退走,訂下合約,永不互侵,豈不美哉?”白時中道。
他也是硬著頭皮出來的,畢竟如果繼續打下去的話,那麼他和他身後那群人的政治前途,基本上就等於沒有了……
畢竟從金人南下以來,他就一直堅持要和談的!
在這麼重大的決策上出現失誤,他這個執政,靠邊站是已經可以預計的事情了。
趙桓微微皺眉。
他並不想和談,不過白時中說的二十萬金人,還是挺嚇人的……
這麼多人,殺都殺不光啊!
“白相公謬論!”
李綱果然站出來了。
他站在大殿中間,聲如洪鐘:“金人現在已經是甕中捉鱉!現在已經是三月,春暖花開,金人不適應中原氣候,正是人困馬乏之時!更何況他們在汴梁城下已經待了兩個月,糧食逐漸消耗了許多,後路又被太子殿下斷絕,糧食只有越吃越少的份!我們現在佔據主動,居然還要和談?談什麼?談把他們禮送出境,休養生息之後,再來攻打我大宋嗎?”
“李綱!你不知道尊卑上下嗎!”作為執政之首的宰相,白時中發怒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軍事上的事,官家早有明旨,官家、太子、吳相公、下官、種公、範瓊一同商議,白相公既然不參與其事,就免開尊口!”李綱強硬的道。
李綱這個人,當然也有他的性格缺點,秉性剛直,說話不好聽,這個時候直接硬邦邦的懟回去,白時中大失面子,卻又無可奈何。
“隨著軍報,有諶兒傳來的文書,上面寫了他對接下來戰事的看法,李卿,召集種公與範瓊進京,我們共同商議。”趙桓亮了一下手裡的文書,笑道。
李綱立即應諾。
趙桓笑著看了看百官,他本身就是來得瑟一下的,讓大家看看,自己有個多好的兒子,大宋復興有望啊!
“梅卿,繼續籌集糧餉,向兩淮江南發文,讓他們迅速將錢糧都解送到汴梁來,不得有誤,任何人都不得阻擋!”趙桓對梅執禮道。
梅執禮出列,接下旨意。
百官默然,很顯然的是,這道旨意,就是針對正躲在鎮江的太上皇了——之前傳來訊息,太上皇帶著童貫、蔡京、朱緬、高俅等人逃到了鎮江,高俅帶著三千人算是太上皇的護衛,在那裡他們甚至截斷了一部分漕運的錢糧,而趙桓這道旨意,就是讓運送錢糧計程車兵直接送到汴梁來,而不能給太上皇!
之前他已經下命令給在勤王路上的亳州知州梁揚祖,讓他解除高俅的兵權——之前高俅是殿帥,有資格指揮那支三千人的禁軍,現在既然這個職位已經被解除了,那三千人,他憑什麼指揮?
而在這三千人被解散進入梁揚祖的勤王軍,都已經到了汴梁城下了,再讓運送錢糧計程車兵不給太上皇,也就顯得簡單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也會帶來政治上的優勢,這一點,在這兩父子的爭端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開始,不管是宋徽宗逃跑,還是在鎮江那裡卡著江南的錢糧不送去汴梁,都做得很是順利,可是隨著趙諶出擊取得一些戰果,北方的勤王軍匯聚到汴梁城之下,趙桓就開始真正的掌握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