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 不打藁城,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大規模的送行,只有靜悄悄的離開。

姚古的七千人往西,前往隆德府。

趙諶率領蕩寇軍、遊奕軍、破敵軍、背嵬軍四軍出發,共計兩萬人,跟在他們身後的則是李孝忠的三千義軍。

實際上出動的,總共就是三萬人。

這三萬人在宋金對抗的大戰場上,不算什麼決定性的力量,就算是趙諶手下那兩萬人,在面對數千乃至上萬鐵浮屠的衝擊之下,只怕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然而放到後方,那可就不一樣了。

這次出征算是絕密,雖然動用了大量的輜重,可是都是直接透過戶部撥出來的,在這個非常時期,戶部和官家的聯絡不透過政事堂,而且實際上現在政事堂主管軍事的就是李綱和吳敏,白時中和其他人已經靠邊站了,他們只能管民生,可是在戰爭時期,汴梁城裡能有什麼民生?

保持機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過實際上在古代,想要保持住軍事機密,其實很難很難。

很多動向,都能夠輕易的被探查出來。

不過這段時間宋軍發出了大量的犒賞,每天都有各種物資被運輸出來,也有一部分物資被送進城內,在這樣的掩護之下,趙諶率領計程車兵動用的物資,相對安靜的透過廣濟河送到了定陶,然後透過陸路抵達了開德府。

藉助著開德府那裡足夠多的水軍船隻,大軍悄然渡過了黃河,輜重沿河而上,其他士兵都跟著船隻,緩步朝著大名府進發。

大名府這個時候的留守是張叔夜,也就是歷史上剿滅宋江那一夥人的太守,同樣也是著名的忠臣,在金人二次南下的時候,守衛汴梁力戰受傷,汴梁陷落後也堅決拒絕在擁戴張邦昌**的文書上簽字,跟著二帝北上的時候,絕食,最終自縊而死。

對這樣的忠臣,趙諶同樣持有足夠的敬意。

雖然兩宋在歷史上似乎顯得很窩囊,不過在整個社會的氣氛對五代那段時間有了ptSd而導致全面追求秩序和壓制武人的情況下,整個民間包括士大夫的骨氣還是有很多保留了下來,儘管靖康之恥中有很多大臣毫無骨氣和廉恥,然而同樣的,也有很多文官士大夫選擇了為國盡忠。

只能說,對任何人和階層,都得看到他們的多面性。

堪稱能臣的張叔夜,將之前趙諶安排的事情做得很好,各種糧草飼料準備得足夠,趙諶也將李孝忠介紹給了張叔夜,告訴他李孝忠將會率部在河北活動,一旦出現什麼問題,就會回到大名府來尋求幫助,讓張叔夜提供足夠的補給。

張叔夜自然是滿口答應。

作為大名府的留守,張叔夜對金人入侵也是相當的著急,之前範瓊帶走的人馬幾乎已經將河北東路能調動的人馬都帶走了,可是這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張叔夜又透過募兵召集了足夠計程車兵和糧草,儘管戰鬥力還很可疑,然而作為守備力量,還是足夠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張叔夜毫無疑問是一個能幹實事的大臣。

所以趙諶給了張叔夜其他的任務。

儘量招攬流民,讓他們不要四處跑動破壞生產,同時籌集農具和種子,河北西路被破壞得很厲害,河北東路的春耕不能受到影響,同時還會讓這些流民在事情定了之後,去河北西路分地種田。

去年河北種植的冬小麥,被破壞得很厲害,今年收成肯定會成問題,不過如果能在三四月搶種春小麥,四五月種植水稻的話,今年年底還能有不少收成,河北丘陵平原都不少,不開發出來,可惜了。

看到太子在打仗的時候還這麼關注農業,張叔夜吃驚的同時也感到欣慰,不過大宋糧食問題一直都不大,汴梁和大名府都囤積有大量的糧食,南方的糧食再支援一下,今年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除了這個之外,就是讓張叔夜召集工匠和礦工,想要煉出好鋼,除了煉製水平之外,鐵礦石也很重要,這方面中國的鐵礦石要差一些,不如瑞典和澳大利亞那幾座頂級鐵礦石那麼出色,不過河北的鐵礦也不少,能湊合用用。

想要提高鍊鋼的效率,鍊鋼之前把礦石先過一遍也很重要,這就需要大量的工匠和勞動力才行。

先做好準備,比什麼都強。

將這些事安排下去之後,趙諶帶著他麾下的四軍出發了,繼續是走水路,大隊跟著水路向前,遊奕軍前後四周護衛,一旦發現有金人,就追擊上去,爭取不讓訊息有任何的透露。

不過很顯然的是,金人雖然佔據了這一路上的邢州、洺州和趙州,然而他們主要控制的是陸路,畢竟他們沒有水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