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糕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擎天之柱(四),長城I藍色星球,糕糕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坐直了身體,昨晚他和秦斌也熬了個通宵,看了一遍又一遍昨天拍的影片資料。
“楊教授,是這樣的,我昨晚和秦斌反覆看了這些影片資料,發現了四個問題。
一是這個柱子的外表材料絕對不是地球上的,也不可能是人為製造的。我們觀察了畫面裡的這個金屬表面,並利用現有的裝置把畫面放到了最大,發現這個金屬表面以每秒大約一毫米的速度在緩緩流動。而且不是單一地往下流動,所以說地球重力對它的流動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我們所知道的,在地球上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就只有一種,那就是汞。但是汞在常溫下的流動性是遠高於這種金屬的,而且汞的物理特性也不足以作為建築的表面材料。
所以說它這個流動性是第一個問題。
二是這個材料的物理特性問題。地球上擁有的最輕的金屬鋰,它的密度是0.534克\/立方厘米。假設這個柱子表面的金屬材料是鋰所構成的,我和秦斌設定其表面材料只有一毫米厚,目測其露出海面的部分有十千米高,直徑大約是‘崑崙號’寬度的兩倍,也就是那整個鋰金屬表面材料的總重量大約就是一千三百六十四噸。但是如果把一千三百六十四噸的鋰做成一毫米厚、十千米長,並且把它立起來,其自重就會把它直接扯成兩半。地球上沒有一種金屬材料能有這樣的強度,包括我們材料工程所研究出來的所有合金。
這就是第二個問題,它的材料強度問題。
還有第三個問題,我和秦斌發現這個金屬材料有著極強的疏水性,放大影片後我們發現在整個金屬表面是沒有一點水的。要達到這種現象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材料本身就具有這種特性,就像油和水一樣;二是這種材料的表面絕對光滑,水分子在其表面無法黏附停留。
但是有個疑點,我昨晚和秦斌研究影片的時候發現在柱子頂端有源源不斷的水流下來,流到了表面後卻突然消失。我們倆就這個問題討論了一宿也沒有個結果,猜測可能是水流被引導向了其他地方或者是這個金屬材料本身具有噬水性。
還有噬水性這個概念是我前幾年提出來的,這是當時我受國家委派前往西北一處史前遺蹟的時候提出來的,當時這個遺蹟的表面金屬材料就表現出了極致的噬水性——有多少水它就能吞噬多少水。
順便提一句,這個史前遺蹟就在古樓蘭國的境內,那個遺蹟就在一個乾涸的湖泊中央,秦斌也是知道這個的。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這個金屬材料自身還發著光,淡淡的藍白色的光,極其微弱。我和秦斌就這點也沒有頭緒。”
王強一口氣說了一大堆,除了秦斌外其他幾人都是聽得雲裡霧裡的。楊愛民也不懂材料學,苦惱地抓了幾下頭髮,“王教授,你那邊有沒有做記錄?”
“有,我和秦斌所有的討論結果都在這裡。”王強說著就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疊得整整齊齊的A4紙,開啟後上面潦裡潦草地記著各種演算公式和結論。
楊愛民看了一眼後就讓他收了起來,實在是看不懂這些東西,他又用鋼筆在筆記本上記下了幾個字——神秘的金屬材料和四大問題:一、流動性;二、超強的物理特性;三、噬水性;四。自身會發光。
記錄完後他就把鋼筆重新扣上了,手放在筆記本上看著眾人說:“好了,差不多就這樣了,下面我說一下後續的工作安排。
現在‘崑崙號’還沒有檢修完畢,等忠武那邊有訊息後我們就開回之前的位置,接著上次‘天鯨’潛到的位置繼續進行探索。
有什麼問題嗎?”
“楊教授,我有問題!”秦斌說著就站了起來,“楊教授,為什麼我們不從現在的位置就直接摸索呢?我們都看到這個龐然大物了啊!”
“秦斌,你不要激動,先坐下來!”楊愛民往下壓了壓手示意他坐下,等到秦斌坐下後才繼續說:“其實我也有過就從現在的位置直接下潛探索,但是我後面想了一下還是應該從上次的位置繼續探索。
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這裡的柱子和那邊是有關聯的,而科學探索是一個連貫完整的計劃,我們不能看到什麼就去研究什麼,這樣容易產生斷檔,後面也會更容易地產生更多的問題。
所以我堅持從上次的位置繼續進行探索,而探索路程就是從那裡到這裡畫一條直線,我們對直線周邊進行全面的探索。
秦斌,你還有問題嗎?”
秦斌搖了搖頭沒有說話,只是眯住了眼睛看著頭頂的冷光燈。
“好了,那就這麼決定了,等忠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