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糕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類幾何擴張,長城I藍色星球,糕糕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愛民四人從大排檔裡出來已經是深夜了,走在街上的時候張肇先和艾長春還在討論著,不過這次他們討論的物件換成了恆星。
“張教授,你說我們的太陽是不是一個大號的託卡馬克。”艾長春問。
“應該說我們的託卡馬克裝置是模擬恆星建造的,不過從本質上來說,所有的恆星都和托克馬克差不多,聚變反應爐而已。”
張肇先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他停了下來,帶著思索的表情說:“不對,我們的恆星聚變反應爐是錯誤的,它們不是聚變反應。”
“怎麼說?”
張肇先說:“我們通常認為恆星是一種由發光球體的等離子體,透過其自身重力保持在一起的天體,其生命始於主要由氫,氦和微量重元素組成的氣態星雲的引力坍塌。當恆星核足夠緻密時,氫透過核聚變穩定地轉化為氦,從而釋放出能量。”
艾長春說:“沒問題啊,我們現在的研究不是已經解構了這個問題嗎?以質量來計算,恆星形成時的比率大約是70%的氫和28%的氦,還有少量的其他重元素,這不就是熱核聚變嗎?”
“不,有問題。”張肇先反駁:“我們以前的定義錯了,我們以前認為一顆恆星在形成時是因為氣體雲間發生了引力坍縮,在溫度和壓力急劇增長後點燃這些氣體雲物質,從而產生熱核聚變,但是我現在認為不是這樣的,恆星只是量子態的轉化爐而已,將物質態轉化為能量態,向宇宙系統補充熵,延緩系統死亡。”
“有可能嗎?”
“有可能,這就相當於在培養皿裡滴了一滴初始營養液,有一種特殊的細胞把其他細胞的排洩廢物進行了轉換重利用,而恆星就是那種特殊細胞,我們就是其他細胞。只要我們驗證了量子態的問題,再進入恆星內部觀察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任重遠啊!”艾長春嘆息。
張肇先笑了一下,“沒關係,只要我們有這個理論就行,後面具體的深入研究會有後人接上的。”
楊愛民忽然問:“那這些恆星為什麼要向宇宙補充熵呢?”
“它們都是被設計好的。”張肇先回:“我們都是樣本,一切都是被設計好的,至於是被誰設計的就不知道了,也不知他們設計的目的是什麼,相比於‘靈龍’,這些恆星就像是被剝離了意識一樣,就像一團被控制的光源和一團不受控制的光源。”
楊愛民沉默了,這個話題太過沉重了,沉重得沒有答案。熵啊!多麼令人絕望的理論,正如薛定諤所說,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群體的關係,自然科學研究事物的真理,形式科學研究形式系統,假如這個世界還有救,那就只有形式科學才是最後且唯一的真理,而自然科學在拯救過程中為其服務,社會科學則是可以被拋棄的。
我們都是樣本這句話完全否決了人類文明,否定了人類所做的一切,如果真相是這樣,那麼在這如此漫長的歲月裡,人類做的一切有什麼意義呢?沒有意義,或是自娛自樂,或是某種存在為了反熵增培養的樣本。
張愛玲的電話響了起來,她掏出來一看是姜離打過來的,迅速接通電話後姜離焦急的聲音就傳了過來,“老師,你什麼時候能回來?E1和E2出現了異常情況。”
“什麼異常情況?”
“它們又產下了一枚蛋。”
“你說什麼?”張愛玲的音量不知不覺提高了幾度,也將楊愛民從沉思中喚醒過來,當他看向張愛玲後,後者對他比了一個手勢,示意他先稍等一下。
“老師你今早走後我也就起床了,然後去大廳裡看了一下E1和E2的情況,發現它們在交尾,然後就在剛剛,E1又產下了一枚蛋,現在已經孵化了。”
“我馬上回來。”張愛玲說完結束通話了電話,對楊愛民說:“楊教授,我得回基地那邊了,E1和E2在今早交尾後又產下了一枚蛋,並且已經孵化,我得回去看看。”
不等楊愛民說話,她又看了看張肇先,“父親,很抱歉了,本想多陪陪您的,可惜不行了。”
張肇先笑了一下說:“沒事,我能理解,等有空我去武漢看你們去。”
張愛玲微微鞠了個躬,轉身又走進了大排檔,沒一會兒就和老闆一塊出來,上了門口一輛黑色的轎車,消失在燈火闌珊的路盡頭。
飼養基地裡,姜離看著水池下三條大小不一、正在進食的惡鰩陷入了沉思,她不能理解這種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繁殖速度,在已知大型複雜生物中從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