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南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九章 古海岸,古墓印記,炎南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行三人離開洪湖地區,搭乘各種交通工具,一直向東行進。
“咱們得確定一個具體的目的地,這樣漫無目的的往東走,也不是辦法。”在一次吃午飯的時候,吳悅提出這個一直想說的話題。
“這個我有計劃。咱們先往東走,至於具體到哪個省哪個市,目前還不好說。”沈慧說。
“咱們現在是無頭的蒼蠅,瞎闖呢。不過,話又說回來,咱們只知道東邊有貝殼永生珏。既然是貝殼,那一定是在海邊。可是,咱們國家的海岸線這麼長,這得找到猴年馬月呀。”董天成有些焦躁,他感覺,越往東走,心裡越迷茫。
“董叔,你不能用現代人的思維去思考古人的想法。在遠古時代,人們活動範圍內的海岸線,有可能只在相當於現在的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沿海地區。最北邊和最南邊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河北的海岸線,在遠古時代,現在的陸地都是海洋。只不過,黃河帶來的泥沙沉積的越來越大,硬生生地造出一塊大陸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推測,咱們根本就不用去海邊,有可能在陸地上某個地方。”沈慧滔滔不絕地說著,董天成和吳悅目不轉睛地聽著。
“我推測,相對於北方的玉質永生珏、南方的水晶永生珏和中央的青銅永生珏的地理位置,貝殼永生珏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應該是河北。而且,不是在海邊,應該是在內陸。”沈慧繼續說著。
“照你這麼說,咱們不用去海邊了?”董天成問。
“開始的時候,我確實被貝殼二字誤導了。以為只有去海邊,才能找到與貝殼相關的東西。可是一路走來,我一直在思考。遠古時代,距離現在最起碼也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滄海桑田,很多地方都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包括海岸線。”沈慧頓了頓,看了董天成和吳悅一眼,接著說,“遠古傳說,黃帝、炎帝,他們的活動範圍一直在山西境內,涉及到的河北地界特別少。這說明,當時河北一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有可能,太行山的東麓,就是當時的海岸線。”
“這麼說,咱們應該去河北嘍。”董天成說道。
“我的意見是去河北,二位叔叔覺得呢?”沈慧目光炯炯地看著董天成和吳悅。
二人被沈慧的目光盯著,反而不好意思起來。
“我,我也覺得可以。”吳悅趕緊說。
“既然你們兩個都認為可以去河北,我也贊成。”董天成說。
“董叔,這不是勉強的事情。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可以說出來。”沈慧發現董天成說話的語氣很生硬。
“沒有。我只是一下子反應不過來。我常年在京城工作,經常來河北。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地方曾經是汪洋大海。太難以置信了。”董天成說。
“可以理解。畢竟你對河北比較熟悉。但是,客觀上說,古人確實可以站在太行山上看大海。”沈慧目光深邃,望向遠方,好像看到了幾千年前的景象。
“不過,河北也挺大的,有沒有具體的目標,這樣找起來,即節省時間,也節省體力呀。”吳悅聽了半天,感覺沈慧說的有道理,從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一下子縮小到河北一個省,已經非常難得。如果能再具體一點,豈不是更好。
“這個我也想過。山西出太行山,通河北、河南,有八條通道,古稱太行八陘。從南到北依次是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其中,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這四條通道是古人最有可能通行去往古海邊的。”沈慧說了很多拗口的古地名,董天成和吳悅腦中已經攪起了漿糊。
“哎呀,沈慧,你就不要倒騰這些地名了。直接說咱們去哪兒,我們跟著你就是了。”董天成說道。
“好吧,目的地就是河北的易縣,也就是蒲陰陘到達的地方。”沈慧說。
“就是那個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易縣?”吳悅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沈慧怎麼選了這麼個地方。
“沒錯。就是戰國時期燕太子丹送別刺客荊軻的地方。那裡很有可能是古海岸。如果製作貝殼永生珏,很可能會在那裡取材。”沈慧說。
“這只是推測。”董天成說。
“目前也只有這一種辦法,只好碰運氣。咱們先去易縣,如果沒有的話,再去其他地方找。”沈慧說。
董天成和吳悅想不出其他好的辦法,只好按照沈慧說的做。
三個人幾經輾轉,買了去往易縣紫荊關火車站的火車票。
火車在紫荊關站停車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