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調查
兩隻貓爬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 調查,神詭大明,我是人類之主帝皇,兩隻貓爬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他們的嬌妻美妾一起餓死在富麗堂皇的金色殿宇之中。
與城外那些衣衫襤褸的災民一樣的死法,像是某位偉大存在對眼前這些自以為了不起的王公大將們的無聲嘲弄。
城外萬佛寺中,一群僧人圍繞著一座巨大的佛像虔誠膜拜,他們的表情恐慌,遠處的金陵城在戰火中熊熊燃燒。
這些僧人們的恐懼似乎並不僅僅來自身後燃燒的金陵城,更多的卻是來自於眼前這顆正流淌著血淚,似是不忍心見蒼生慘遭北虜屠戮的慈悲古佛。
而眼前這個的古佛的面容讓俞大猷下意識的覺得有些熟悉。
他仔細的回憶著,突然,他想起什麼。
他叫來了徐佑邦。
指著壁畫上的佛頭說道。
“這是不是萬佛寺山門前的那座佛頭?”
徐佑邦仔細的的打量著眼前這顆工藝絕倫,宛若天成,無絲毫匠氣的佛陀之像。
給出了肯定的回應。
“好像確實是——”
徐佑邦點頭,又仔細看了兩遍,肯定道。
他將手覆蓋在這些壁畫之上,試圖從中找到更多有關於壁畫中的同泰寺滅亡的之謎的線索。
壁畫中畫的大機率並非是此時地宮之上的萬佛寺。
而是南朝興盛一時,幾次讓梁武帝捨身侍奉佛祖,甚至能夠影響到南朝政局,在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同泰寺。
難道萬佛寺是同泰寺當年滅亡之後的的的倖存的僧眾重新建立的分支的,還是說萬佛寺有意佔據了昔日的同泰寺的舊址。
萬佛寺的僧人應當是知道這所地宮的存在的。
畢竟地宮的入口隱藏的並不深。
而且將存放的歷代祖師的萬佛林與其放在一起的,不可能不對周邊環境進行細緻的檢查。
“之前應該有錦衣衛下來過——”
徐佑邦摸到一條熟悉的刀痕的。
熟悉的招式,熟悉的武器。
“讓我看看——”
俞大猷聽到這裡有些興奮。
弄清楚四十年前的這批錦衣衛到底是怎麼死的,自己也能回去交差了。
面前的徐佑邦讓開了身子,俞大猷上前觀察。
確實是繡春刀劈砍留下來的刀痕。
“這麼大的力道,什麼刀能撐得住這麼砍——”
俞大猷說著向四周摸索。
刀痕很深,幾乎已經深入的到了石壁之中。
固然證明了當初的使刀的錦衣衛的身手確實不凡。
竟能將繡春刀那樣輕便細長的長刀用出這樣的效果。
但另一方面,無論使用者武藝再高,繡春刀的鑄造工藝再精巧繁雜,它也根本無法與專門用以劈砍的長斧大刃相比。
這一刀下去,繡春刀就然不折斷,也必然無法再用,這個情況下多半是隨手丟棄,換上備用武器繼續作戰。
至於這柄繡春刀被錦衣衛帶回地面上,俞大猷並不認為就連自己和徐佑邦兩名受過的天子恩賜的禁軍,走到這裡都身負重傷。
那個最後血戰至此的錦衣衛在此地明顯經過一番苦戰之後,還能重新殺回地表。
要知道,四十年前那批來金陵調查孝陵地震的錦衣衛精銳最後可是一個都沒有回到京城覆命。
“找找看有沒有別的東西——”
說話間,還真讓俞大猷從河底撈上來半截斷刃。
刀身細長,雜合和唐刀和苗刀特點,既能劈砍,又能刺擊,輕巧且便於攜帶。
之所以命名為繡春刀,則是來源於杜甫的一首詩,後來被宋朝的文人當做園林的名字取用,流傳下來,到了明朝又成了錦衣衛的配佩刀的名稱。
“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看著斷刃上的半截被水流侵蝕的模糊不清的詩句,俞大猷感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看來四十年前確實有錦衣衛來過這裡。”
俞大猷說道,而身後徐佑邦則突然叫住了他。
他扭頭,看見徐佑邦正鼓搗著手中的半身銅像。
隨著咔噠一聲響,裡面掉出了兩張布帛。
但看其顏色,兩者存放進銅像中的時間相去甚遠。
“這是——”
這個手感,是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出公差時身上披的的紅袍。
徐佑邦開啟了眼前這可能是成化年間的那批錦衣衛給自己留下的最後資訊。
“南京地動,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