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爭論
兩隻貓爬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爭論,神詭大明,我是人類之主帝皇,兩隻貓爬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戶部送來了清單,從東南各省運來的糧船都已經就位!各省籌集到的糧草明日便可在沿江各港口裝船並送往金陵!”
金陵城外,東征大軍之中,南京戶部吏部官員和隨軍的御史學士及各級官員正在匯總賬目,核對糧草款項,以供大軍過冬之用。
雖然明軍在登州和採石擊潰了鮫人大量的有生力量。
但沿海鮫人巢穴從北到南數量成千上萬,有些還遠在海外,這些都需要明軍一個個進行清掃回填。
這注定是一場漫長的戰鬥。
聽到糧食已經上船,軍營中原本繁雜的算盤聲響微微一滯,緊接著便是一片舒氣之聲。
只要糧草就位,那麼至少這個冬天便算是熬過去了。
有吃有喝,前線軍中就不會出什麼亂子。
但正在眾人心中一鬆,再次重新開始投入進繁忙的對賬工作中時。
時任南京都察院御史,被派來協助京城官員核對賬簿數目的李文忠卻突然起身,他手中拿著一份剛剛送到,關於上個月朝廷下令為籌集東征軍隊所需,在各省緊急加派的海錢和收來的穀物數目的清單。
他滿臉都是不可置信的看著上垂手那位剛剛從東西邊都察院御史的位置上退下,此刻坐鎮金陵,時任兵部主事的謝贊質問道。
“朝廷不是說只在東南籌措徵收兩百萬擔稻米作為海軍和東征大軍過冬之用,怎麼光浙江一地就多徵收了一百五十萬擔,要知道去年一年浙江四千七百萬畝土地才一共交了二百五十萬擔糧食!謝大人!這事你可要給我個說法!”
面對突然暴起,如今不過三十多歲,正值壯年的李文忠的突然發難。
如今已過五十歲的謝贊淡然品茶,緩緩睜開悠然的雙眼,顯然並未把眼前這個年輕人的攻訐放在心上。
一方面是因為對方乃是寒門科舉出身,地位和自己這種出身名門,從永樂年間便根植中央,到如今入閣的家族成員相差不到有多少。
面前李文忠他一個小小南京御史,如果不是如今天子御駕至此,恐怕一輩子也無幸面見天顏,又怎麼配和自己直接對話。
另一方面,浙江從永樂年間開始,便是他們謝家發家之地。
無論是他宣德年間任浙江布政使司從事,光祿寺珍饈署丞,福建布政司都事,隨大軍討滅南方鄧茂七叛亂的太爺爺謝瑩。
還是之後成化十一年高高中狀元,黃金授翰林院學士,並在弘治八年入閣參政,歷任成化弘治正德嘉靖,為謝家坐鎮中央,如今隱居浙江的四朝老臣謝遷。
以及謝遷的弟弟謝平,留在地方,先任廣東布政使,後調回浙江繼續鞏固他們謝家在浙江的勢力,如今調回中央,任兵部主事。
還有謝遷的六個兒子,長子謝正時任禮部儀制清吏司員外郎,後入文淵閣,和當時的閣臣李東陽交往甚密,李東陽寫詩《茅山草亭歌》相贈,在當時傳為美談,二子,謝丕弘治十八年探花,吏部左侍郎,贈禮部侍郎,三子謝豆任大理寺左寺,四子謝亙都督府署左軍都事,五子謝至山東武定州判官,六子謝垔山東膠州同知。
可以說謝家滿門只要是個男人身上都有官位在身,甚至無需什麼同門鄉誼等關係網,光是謝家本家的勢力便遍佈朝野。
你一個小小的南京御史,也敢在我面前口出狂言。
而不光是謝家如此,內閣的這些閣員們不光是門生故吏,子孫後代同樣遍佈朝野,就例如被朱厚熜逼走的前首輔楊廷和,他的四個兒子十多個孫子曾孫只要能活下來的全都是官運亨通。
歷史上他的兒子楊慎在皇宮中率領一干黨羽公然在左順門行兇殺人,被嘉靖調集錦衣衛抓捕,趕出京城,等嘉靖一死立刻被朝廷平反,孫子楊文龍直接被封錦衣衛指揮同知,曾孫恩蔭錦衣衛,世代享受北鎮撫司的供養作為補償。
估計嘉靖九泉之下要是能看到自己的兒子和這幫文官聯手這樣瞎搞,待掀開棺材板直接原地復活。
在謝讚的眼中,你一個小小的南京御史算的是什麼東西。
不過是朝廷最近缺乏人手,從南京調些官員來撐場子的臨時工罷了,這裡有你說話的份嗎?
“朝廷有難,浙江豪紳踴躍捐助糧餉,有何不對呢?”
謝贊看著面前臉色因為氣憤而漲的通紅的李文忠,緩緩放下茶盞,慢條斯理的說道。
“踴躍捐助?”
李文忠簡直要被氣樂了。
“怕不是上下串聯,勒索富戶,劫掠生民討好朝廷,以成浙江官吏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